谢太太道,“有太后娘娘在,怕也不难。”胡氏女幼年,但胡太后在宫中浸淫多年,岂能小觑。
谢莫如又问,“胡家如何?”
昭德殿。
因有闺女在宫为贵妃,谢太太也算是进宫惯了的。四更起家,谢太太先简朴用些早餐,粥食不敢多用,只两个奶卷儿并两口燕窝润喉罢了。以后便去内里打扮,命妇大妆,多少女人一辈子的光荣就在这身衣裳上了,但穿一回也实在劳累。
这些事,谢太太是极熟的,不由眉尖轻蹙,立即道,“胡家五女人,宁荣大长公主所出,下月及笄,我见过,面貌极佳。”
胡太后淡淡,“谢夫人想得太多了。这些年,魏国夫人从不进宫,晓得她还好,哀家就放心了。”对一畔的谢贵妃道,“你母亲既进宫,你们母女去你宫里说说话儿吧。”
谢松也早早过来,诸后代中,只不见谢莫如,不由问,“莫如呢?”
谢柏点头,望着母亲跟从内侍进了宫,不由悄悄一叹,鼻息间喷出淡淡雾气。陛下俄然犒赏长嫂,不知又有多少民气下难安了。
谢松不再多言,扶着母亲出门,谢太太笑,“我还没老练走不动,那里用你扶。”
朝阳初升,万道金光落于这巍巍皇城。谢太太乍出偏殿,险迷了眼睛,心下倒是欢乐,想着实在是好兆头。
进宫的不止她一人,谢太太与数名进宫存候的诰命侯于慈安宫偏殿内,能出去这里的,在帝都都是有些名号的人家,大师亦是熟悉,便轻声细语的提及话来。一时,有宫人出去传太后口谕,请诸诰命去正殿存候。
谢太太回府时已是过晌,昔日她需求小憩半晌,现在有立后之事压在心上,那里有星点儿睡意,由丫环奉侍着换了家常衣裳,素蓝捧上一盏燕窝粥,谢太太喝了两口,让素馨叫莫如过来。
这里是谢贵妃的地盘儿,谢太太轻松很多。谢贵妃先请母亲坐了,宫人捧上香茶,母女两个一并喝着茶,各自问了好,谢贵妃方提及昨日犒赏之事,道,“迩来有些上贡的锦缎,我瞧着不错,想着中秋将近,倒是好给家里人做衣裳穿,偏巧陛下听到了,一并犒赏下去。”谢贵妃也未推测这十来年,陛下俄然要犒赏方氏。并且,再过几日就是中秋,赏在中秋,方不着眼,偏生陛下就这么不年不节的赏了,倒像特地犒赏似的。是的,陛下是特地犒赏方氏。以是,她也在考虑,是不是家里出了甚么事?昨日,又传出方氏所出亲女类大长公主的话来……老是有些原因的,不是吗?
在场命妇却还是得细心想一想,得是记性好的才气想起谢家长孙女是哪个。现在听太后这话,机灵之人已是心下一凛,谢太太定必然神,却安闲不迫道,“外臣之女,无宣无召,焉敢进宫。至于莫如类大长公主之语,臣妇在官方,也只传闻过有女类姑的话,从未听过有女类外祖母的。现在有人如许说,臣妇亦当欢乐,只是她一个小孩子,再禁不得这般赞美。今太后如是,想着今后恐怕太后耳边或再有此语,臣妇更加惶恐。”
谢莫如一笑,轻声道,“如果胡太后成心胡氏女为后,请娘娘必然要支撑太后娘娘的志愿才好。”
“宁荣大长公主?”谢莫如考虑半晌,传闻□□只宁平大长公主一个胞妹,道,“想来是靖江王同胞姐妹?”
谢太太叹口气,“你嫂子爱好平静,陛下犒赏,莫如便代领了。要说聪明,莫如是有的,可要说她像大长公主,一个十岁的孩子,委实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