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说话的是左懋泰,他是本来明朝的兵部员外郎,厥后投降了大别扭了贰臣,再厥后又投降了大清当了三臣,还升官当了兵部侍郎。
大同府中的这些人当然也不会在清朝一棵树吊颈着,李自成那边一样在谈,只是总也谈不成。
并且李自成在太原府弹压了很多靠近明朝的官绅,在北京又好一阵拷掠,早就被王永吉、姜瓖等人视为死敌了!
唇亡齿寒和假道灭虢的事理显而易见,而希冀大清朝在得胜后取信,如何都有点一厢甘心,可王永吉和姜瓖却连连点头。
高第也笑着拥戴道:“是啊,是啊,大同四周皆敌,并且难以拓展地盘,憋都要憋死了,还是去太原好!”
他有个堂兄就是左懋第,现在已经回到莱阳故乡,一边当孝子一边办团练,还当了大明的山东团练大臣,在莱阳县城内设立了团练大臣衙门,还和几个堂兄弟一块儿拉起了左家军,很有一点阵容。
“我们的兵得尽快入太原府境内!”骆修身又道,“走宁武关入镇西卫的地盘,先在吕梁山打个根本,万一情势有变,还能够让王爷上山。”
以是他们几个只能坑死李自成......
现在大同府城内权势最大的实在是总兵姜瓖,其次才是三边总督王永吉,再上面是三边总兵高第——高第本来是宣府总兵,在八月时接到朱慈烺的令旨,改任三边总兵,实在就是换了个名号。
“当然是抚军太子赢了,”骆修身笑道,“南京的勋贵、勋臣都不利了,起码有几十家要灭门!仿佛另有东林大佬牵涉其间,抚军太子看来得花点力量安内了。以是此次南北议亲胜利的概率极大,你们不必担忧明清开战了。”
“谁赢了?”
但是鞑子的话能信赖吗?可别是假道灭虢之计!
王永吉看了骆修身一眼,骆修身点点头道:“此事须得禀明朝王殿下,明日再给你们答复吧。”
“是啊!”姜瓖连连点头,“鞑虏如果不守商定,我等还能够一走了之。流寇如果不守商定,我等可就是死路一条了!”
王永吉笑道:“长史差矣,鞑虏不成信,流寇便可托了?鞑虏得胜后一定不守约。而流寇如果胜了,则是必定不守商定!”
如果清军真的的假道灭虢,他们几个还能当贰臣当三臣。可如果李自成打进了大同,呵呵......姜瓖能活?王永吉能活?高第能活?都得让李自成宰了!
王永吉道:“以晋易代之事必须得王爷点头才是......如果王爷允可了,又该如何实施呢?”
骆修身、王永吉、高第三人听到这动静都有点严峻,赶紧诘问。
王爷才十三岁,底子做不了主,不过法度还是要的,以是王永吉不能顿时点头。但他现在问及详细实施的计划,明显是筹办同意以晋易代了。
王永吉拈着髯毛,脸上神驰的笑容也申明题目了。
王永吉哼哼了一声:“我们承诺李自成......就说得了已经南京太子的令旨!”
而王府长史骆修身的权力又次于高第,是大同府内第四号实权人物。不过他能够代表十三岁的代王朱慈焕,是以在长史府升堂的时候,他得坐在上首。
他没有把话完整挑明——所谓的一走了之是瞎扯,落水当汉奸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