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吧,无外人在场,你我还是父子!”康熙对着四爷摆了摆手。
这一日,康熙召见四爷入乾清宫,四爷来的时候,只闻声康熙的咳嗽声,便脚步一顿,想了想,才跟着梁九功入内。
“不如让妙手来看看,儿臣感觉他固然乡野村夫,但是孤身一人研讨医术,实在比一些御内的太医都要高超。”四爷自从把妙手保举到了康熙面前,两人的干系一向是奥妙地产生着窜改。固然并不常见面,但常常谈及对方,都是持必定赞美的态度的。
“儿臣不知,在皇阿玛的管理下,现在百姓安居乐业,疗摄生息,每年国库的进账不下几百万两。”四爷掌管着户部有一段时候了,但是他没有直接掌管管钱的阿谁部分,以是对于国库也只能说个大抵。
太子仍旧跟着康熙治国理政,直郡王因为没有战事而赋闲在家,三阿哥忙着又接下康熙下的一道旨意“修明史“。五阿哥一向在养病,七阿哥因为腿不便利,康熙一向将他当一个闲散皇子养着;这成年阿哥里头就只要四爷堪当任用。
四爷看了一眼梁九功,后者立即对站于一旁的宫女使了个眼色。
“你先等会儿,等朕将这哥奏折看完了再说事。”康熙一手拿着奏折,令一只手握成拳头正在袒护本身的咳嗽。
“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只不过,儿臣想带着七弟一起做这件事,不知皇阿玛可曾答应?”四爷见七爷一向无事,赋闲在贝勒府里头。
“但是每年洪灾、水灾频发,国库的银子常常是进很多,出得也多。朕本欲想备战,却发明国库的银子好似有些题目。你还记得借银一事么?”康熙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菊花茶道。
“皇阿玛,七弟只是腿脚不便利,这并无毛病他为皇阿玛分忧的才气。儿臣之以是提七弟,是因为这是朝廷的大事,儿臣一小我恐怕难以措置过来,必定需求找几个得力的帮手,现在除了七弟,三哥忙着奉旨修史乘,五阿哥一向病着,其别人都还没有返来。”四爷见老七一向不偏不倚,为人也坦直坦诚,遂对其很有好感,只不过后者一向不肯插手仍和一派。
“儿臣给皇阿玛存候!皇阿玛万福金安!”四爷拍了拍袖子,打了个千,便起家垂首立于一旁。
当时康熙平三番,打台湾,再加上几次对准格尔的战役耗光了国库,天然也耗光了统统官员的俸禄。很多官员当时连一家吃喝都养不起,遂产生过官员去官去做商贩的事情。康熙遂答应官吏向朝廷借银,暂缓一下迫在眉睫的用度。没想到的是,这一借,就借了十几年了。很多人就把朝廷的这一行动当作家常便饭,归恰是朝廷的银子,不借白不借,到现在为止,康熙也从未讨要过一分,因而更多人即便家里没有任何困难,也常常到国库乞贷。
“儿臣天然记得。皇阿玛体恤臣工,答应他们向国库借银,每人每年不得超越一百两。”四爷天然记得这件在康熙中期所产生的一件事。
“胤佑?他腿脚不便利,恐怕难当其责~”康熙对这个儿子的出世大为不满,当即就对成嫔戴佳氏不满,连带着对七阿哥也比其他阿哥少了很多体贴。
四爷应下,遂即坐于御桌下首的椅子上。
“但是现在很多人不但不还,乃至还在向国库借银。朕想令你去办一件事,你可晓得是甚么事情吗?”康熙道。实在他挑选四爷来办这件事,也是因为四爷从未跟国库借过一分银子,这令康熙非常不测,因为就连直郡王和太子有份,别的几位皇子也在内,唯独四阿哥胤禛从未曾借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