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童亦旻张了张嘴,她就算不肯意,也不敢直说出来。思来想去,只得把心一横,死则死矣。她额头沁出汗来,拜伏在地,“陛下,臣不能娶熙宁公主。”
榜眼何宝亭倒是正当年壮,粗眉方脸,甚有精力。他一身华服,站在方世和左边,拜谢以后,立品之时,看着半天赋起家的状元,暴露了一丝不易发觉的笑来。
这三人中,童明月显得格外打眼。不但是因为她正当年少又面貌俊美,还因为她既不似状元那般诚惶诚恐又不像榜眼那样自傲傲然。不知是用心为之还是生性使然,此时她看起来温润如玉,淡定文雅,不显锋芒。
此问一出,固然童明月没听出甚么,但座中其别人皆高官贵戚之流,天家心机日夜都在揣摩,固然太后问的隐晦,但是他们都听出了她的言下之意。因而此中一个云鬓高盘的崇高妇人站起家来发起道:”探花郎可真是一表人才啊,跟熙宁公主又年纪相仿。本日是太后大寿,熙宁公主又是太后的心头肉,何不来个双喜临门,让太后您欢畅欢畅。”
太后和庆元帝也吃了一惊,太后问道:“这是为何?莫非是我熙宁配不上你不成?”
庆元帝会心,金口一开,“熙宁是朕的掌上明珠,非人中之龙不能为配。今见探花童亦旻,年纪悄悄却有经纬之才,又如此超脱萧洒、超脱宁人,实为人中之龙。如此天造地设,朕便顺天而为。”
好不轻易错开了目光,童明月低下了头,再也不敢随便乱看。她哪晓得,上首另有一道目光凝睇着她,那便是熙宁公主上官锦。也难怪童明月没看到上官锦的视野,因她坐在了太后身边、天子之侧。给童明月一百个胆量,她也不敢往正座上随便乱瞟。
“朕明天就将熙宁公主赐婚与你,你可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