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寺人听他语气不善,陪着谨慎:“奴婢,没有阿谁福分。”
窦公公放开孩子的手,回身就朝外走,走了两步,见那孩子没跟上来,便转头号召:“来,跟我走。”
“十四岁……”他抬头望天,喃喃自语:“倒是做这个差事的好年纪。”
“十四。”那孩子的声音比别人略粗些,显见净身前已经开端变声了。
窦公公又是斜斜一瞟,“问你了吗?”
高寺人赶紧号召孩子们:“都站起来,站起来。”
高寺民气中有气,却不好发作,因而承诺了一声,两手拢在袖中,再不发一言,一任那窦公公从十几个孩子面前缓缓走过,将他们一个个地细心打量畴昔。
低头在雪地里颤栗的孩子们忍不住憋着声闷笑。高寺人常日里对他们颐指气使,想不到彻夜却连连碰钉子,小孩子们城府浅,个个都感觉解气。
新人进宫后并不直接分派职务,而是等各处品衔高的寺人先来遴选,各处会按照所司事件分歧,遴选些合适的人选。比方匠工局便需求手脚矫捷的,而文殊阁则要遴选耳聪目明,最好识字的孩子带归去培养。白日已经来过几拨人,各自选了根骨好的,机警聪明的孩子去,剩下这些如果十天后还没有被选走,便只能去做些浆洗,掌灯,扫撒之类的杂役。是以传闻此时竟另有机遇被选走,孩子们固然怠倦,却也都心中存着期盼,希冀能被挑去个好去处,也不枉受了这么大的罪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