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宝玉的手指尖就要够到小渔的顷刻,只见作势颠仆中的小渔竟然一脚斜斜地踏在了西瓜皮的瓜茎上,七扭八扭了两下,身子一摇摆,另一只脚竟然迈过了西瓜皮,稳步落在了空中。
蛮子在一旁瞥见这化险为夷的一幕,惊呆在原地,木工老爷笑呵呵地去搬柴火,对刚才的一幕倒是熟视无睹。
然后,小羽士们很默契地围成一个扇形,将木塔围在中心。他们仿佛上阵的亲兄弟普通,齐齐地将一桶桶的香灰尽数倒在木塔四周的地盘上,围成了厚厚的一圈香灰堆。
想都没想,晴雯就吃紧跳过木工铺后门的栅栏,轻松翻过书吏馆的高墙,奋力爬上了粮库里的大谷堆。从几十人高的谷堆上往下看那火场。
晴雯内心惦记取宝玉和小渔是如何的景象,故而,他从高处向道场四下里张望,想要找到慌乱人群中两个小丫头的身影,但是,人流惶恐中大喊小叫地四散,实在是没法找到她二人。
喊声传过几道街,闹市口的浓烟已经滚上天涯。
此时,做完法事的清潸法师立足望天,深深一揖,春祭结束,此次,承蒙黄土厚土予恩。
悄悄点地,晴雯正掉在道场的中心。
几个小道人已经站在道场的这一边等待了,看桅杆的劈面,另几个小道人在河边用木桶打水。再几个小道人在大船桅杆倒下的处所,将载满水的木桶挂在桅杆绳索的钩子上,世人同心合力,只那么用力一推,木桶就沿着长长的桅杆给滑向了桅杆另一头的空中――道场。
“走水啦,道场走水啦――”
每天早上小渔都到木工铺前的古井边打水。只是,明天因为下雨,晚了一顿饭的工夫。
只见十几个小道人和晴雯在扎堆筹议后,默契地别离散开。
这是在用厚厚的香灰,将火势与街坊邻里的板屋商店给一一隔断开来啊。人们恍然大悟,不由在远处赞叹着。
终究,“吱呀呀――”,那高高的桅杆被砍得颤颤巍巍地倒了下来……
道场上,接住木桶的小道人们,一起尽力,好不轻易把木桶开盖,将桶中的水大力倾倒,奋力地向燃烧的木塔泼去……
小道人们可都是和小渔打小儿就混在一起的玩伴,这一段时候,通太小渔熟谙了晴雯,对他和宝玉非常喜好。一起玩耍了几次,遂熟络着成了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