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澈缓缓站了起来,身姿矗立。凌晨的霞光下,银色的盔甲反射出点点金光,将他那张本就刚毅的面庞烘托得更加威武不凡。
“主上,你返来了,路上可还顺利?”赵林固然不晓得这位和本身一起长大的主子去了那里,但见李元澈的脸上尽是怠倦,还是忍不住体贴了起来。
“其他的将士,要求消弭兵器后,全数返回客籍,兵部会发放盘费。”
巳时刚到,伴随开道的鞭响声,宣武门下的百姓们纷繁跪倒。在一片“陛下万岁”之声中,庆帝和一干朝廷官员登上了宣武门的门楼。
城门下的百姓们传闻这就是那怒斩敌将的少年将军,便纷繁转头看了过来。
接下来,礼部的官员们又宣读了一篇祭天的祭文,那些通俗的语句,让浅显的百姓们如坠云雾,一脸茫然。未几,内阁又宣布了本年的一些减税政策,百姓们才回过神,喝彩起来。这个新年的朝贺便在浅显百姓的喝彩声中结束了。
朝廷恐怕是不会放,也不敢放本身的步队就这么进城吧。
正在此时,李元澈一行人,护送着蛮族王子缓缓来到了宣武门下。
“回客籍也好。”李元澈嘲笑了一声,既然朝廷不放心他李家,那他就做一出好戏给朝廷看。
“都起来吧,”身着一身金色龙袍的庆帝,面色平和,“本日乃是新年,朕与大师共贺新春。”
返回客籍?李元澈眼里闪过一丝精光。这五千兵士,全数是从北疆火线遴选出来的精锐,个个能够一当十,如果放在火线,完整能够守住一座城池了。现在朝廷竟然让他们全数返回客籍,看来,朝廷对他们李家已经起了防备之心了。
除夕夜,都城城郊四十里外的周家村。
“李爱卿,快免礼。”庆帝伸手,似虚扶了一把。“爱卿在边陲保家卫国,辛苦了。朕心慰之。”
“本日下午,礼部和大理寺的人都来过了,已经肯定好了明日进城的安排。”
“多谢陛下。”安东赞又行了一礼,便被礼部的官员带了下去。
庆帝内心有些不满,不过是一个阶下之囚,也敢如此猖獗,面上却带笑,“王子远道而来,辛苦了。朕已经在宫里备下了拂尘宴,为王子拂尘洗尘。”
李元澈回身,向身后看了一眼。几名亲卫便护着一人一骑走了过来。那顿时坐着的,恰是蛮族二王子安东赞。
行辕内的主帐中,李元澈刚一现身,影卫灰三便换下了主将的装束,隐退到了暗影处。
“传李偏将过来。”这李偏姑息是当初被围困在瓦连堡的那名守将,自瓦连堡一役被李元澈挽救后,此人便对李元澈誓死跟随了。
“李爱卿,那蛮族王子安在?”
“祝我大晋本年风调雨顺,百姓康乐!”
…………………………………………………………………
正月月朔,一大早,都城统统的百姓们都涌向了宣武门前,想趁早抢占一个好位置。
“安东赞拜见大晋天子陛下。”身着异服的安东赞并没有跪下,只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弯身行了一礼。礼部的几位官员见状,当时就吓得白了神采,进城之前,已经再三叮咛这个蛮族王子,让他拜见陛下时,千万要跪下施礼,可此人当时嘴里承诺的好好的,此时却摆了大师一道。
“陛下万岁!”百姓们又纷繁跪倒,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远远传开。
“主上,这如何能够?”赵林低呼了起来,“这五千儿郎可都是我们从太原带出来的嫡派精锐啊。”
“兵部的公文昨日就下达了,”伏山先生说道这里,神采也有些沉重。“只答应您带两百亲卫随行进京,且要全数消弭弓弩等长途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