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子的神采微微和缓了几分,腔调暖和道:“你既有如此孝感,想来未曾负得鸿儒盛名,且受教光阴已历多年,应有几分学问才是,故而朕这里几个题目考量考量,如果你对答无误,那云阳所请之事,朕便应允了。”
他说这句话的语声虽是淡淡的,但是落在御座上那位九五至尊的耳中,却令他满身一僵,大哥却并未浑浊的瞳人里,掠过一抹怅悔痛惋的神采。
老天子眸中涌起一抹欣喜之色,温言道:“还不错,如此看来你当是察知他的根骨,不累于盛名,朕心甚慰。既是如此,云阳所请之事朕便应允了,自本日起,你理该当有客卿之尊,催促云阳才是,这孩子老是娇纵行事,至于她的婚事嘛……就先搁一搁吧。”
李兰容色淡淡,只是唇间噙着一抹嘲弄意味,悄悄隧道:“回禀陛下,恩师门下自当是桃李富强,只是世上人皆有诸多念想,且已有似锦出息置于面前,又何必为此劳累呢?如有挂怀之处,只需遥祭一二便可,想来恩师在地府之下亦不想是以身无顾,导致活着的人多有感慨啊。”
很久以后,李兰方神态安素,依言温文有礼地答道:“承蒙陛下顾虑恩师遗泽,每逢腐败时节,痛戴德师于地府之下孤苦无依,臣自当是携香持酒多加祭奠,故而墓前蓬蒿已渐消消,只是不知再至花开时节,又将是如何一番丛生盛况了。”
清风持续入窗。老天子灼灼的视野投注在李兰的身上,腔调甚是清冷:“梅……你恩师当年以太傅之身,不拒布衣,设教坛于宫墙以外,朕可听闻其门下弟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啊,莫非你入京后,尚怕无人祭扫吗?”
老天子对劲地捋了捋斑白的髯毛,问道:“你师亡故多年以后,尚能得你如此顾虑,也确是慧眼。那朕且问你,你可明白当年太傅设教坛于宫墙以外,以教天下百姓的寄意呢?又有多么观点啊?”
李兰眸色安然,悄悄隧道:“回禀陛下。鱼与熊掌皆不成兼得,如若我心自净,自当舍生而取义。如若我心自浊,自当患无所避。故而臣以为,只要不失本心,自可立命。”
“好一句为生民立命。”老天子眉睫方动,一双本已老迈的眼眸突闪亮光,点头道:“不过朕有一事尚且不明,天下士子何其多,不免有良莠不齐之辈,若大家皆已忘本,朕且问你,届时你该当如何自处?”
李兰眉间不为人所发觉地掠过一抹极其清傲的神采,但顷刻锋利转眼即过,他还是阿谁闲淡的病弱青年,当下躬身为礼道:“臣谢过陛下圣恩。”
两仪门外静候的马车只要零散几辆,云阳府马车前吊挂的琉璃风灯则在风中一摇一晃,仿若身不由主普通。李兰在中年人搀扶下上了马车,途中仍然不问话,只是翻开车帷,明白着内里的贩子风景,以及那视野里渐为恍惚不清的巍巍宫城。
李兰沉默深思了半晌后,方微微扬起线条清庾的下巴,缓缓隧道:“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以忠正为本。布衣百姓也好,朱门贵戚也罢,天下走狗莫不如是,皆有广纳学问之权,方可令我大周福泰安康,此乃恩师毕生的夙愿。故而臣以为,读书人读书,自当是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而匡兴我朝,为生命且立命,不肯为天生好命而坐享其成,百折九死而不悔。穷则独善其身,服膺为孝之道,不负多年哺育之恩,敦敦教以后辈腹中诗学。提笔则莫忘前贤教诲之德,愿为运气多舛而昂扬,为往圣而继绝学,不使我泱泱之国后无来人,何故不誓当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