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蒲月辛丑,祷告雨泽,命臣工痛加修省。
十三年闰正月丙申,南京日色晦朦,风霾高文,细灰从空下,五步外不见一物。后四年三月丙申,风霾昼晦。
五年,杭、嘉、湖三府自八月至十月七旬不雨。
十年四月乙亥,蓟州雷火焚东山二十余里。
崇祯元年玄月丁卯,京师地动。
十年八月,叙州大水,民登州堂及高阜者得免,余尽没。
十三年四月至七月,宁、池诸郡淫雨,田半为壑。
八年十仲春辛巳,夜四鼓,山东镇南城楼大砲鸣如钟,至拂晓,大吼一声乃止。
十四年三月戊寅,福建地动。四月丙寅,湖广地动。蒲月戊子,甘肃地动。六月丙午,福建地动。玄月甲午,四川地动。
十三年,两京及登、青、莱三府旱。
十四年六月,两京、山东、河南、浙江大旱蝗。
十二年,畿南、山东、河南、山西、浙江旱。
七年仲春丁巳,太康门牡自开者三,知县集邑绅议其事,梁堕而死。
十五年蒲月丙戌,两广地动。七月甲申,山西地动。
四年蒲月,襄垣雨雹,大如伏牛盈丈,小如拳,毙人畜甚众。六月丙申,大雨雹。
崇祯五年十仲春癸酉,命顺天府祈雪。
十年夏,京师及河东不雨,江西大旱。
崇祯六年十仲春丁亥,大风雪,雷电。
崇祯十六年,京师大疫,自仲春至玄月止。来岁春,北畿、山东疫。
十三年蒲月,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大旱蝗。
九年正月甲戌,雷毁孝陵树。
十四年,山西潞水北流七日夜,势如潮涌。
六年正月丁巳,镇江地裂数丈。七月戊戌,陕西地动。
十六年六月丁丑,乾州雨雹,大如牛,小如斗,毁伤墙屋,击毙人畜。
十一年蒲月戊寅,喜峰口雪三尺。
五年四月丁酉,南京、四川地动。十月丁卯,山西地动。十一月甲寅,云南地动。
十二年仲春癸巳,京师地动。
十六年正月丁酉,大风,五凤楼前门闩风断三截,建极殿榱桷俱折。
十一年四月戊戌,新火药局灾。伤人甚众。六月癸巳,安民厂灾,震毁城垣廨舍,住民死伤无算。八月丁酉,火药局又灾。
十六年蒲月癸巳朔,雷震通夕不止。次日,见太庙神主横倒,诸铜器为火所铄,熔而成灰。六月丙戌,雷震奉先殿鸱吻,槅扇皆裂,铜镮尽毁。
十年,浙江大饥,父子、兄弟、伉俪相食。
崇祯十二年仲春壬申,浚县有黑黄云起,旋分为二。顷之四塞。暴风高文,黄埃涨天,间以青白气。五步以外,不辨人踪,至昏始定。
十三年,北畿、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
崇祯六年蒲月癸巳,霍山县有木甑飞堕,不知所自来。
十二年七月,雷击破密云城铺楼,所贮砲木皆碎。十月乙未立冬,雷电高文。
十三年,徐州田中白豆,多作人面,端倪宛然。
十二年,两畿、山东、山西、陕西、江西饥。河南大饥,人相食,卢氏、嵩、伊阳三县尤甚。
崇祯三年玄月辛丑,大雨雹。
十五年四月癸卯,雷震南京孝陵树,火从树出。
十三年蒲月,浙江大水。
七年四月壬戌,常州、镇江雨雹,伤麦。
崇祯七年仲春戊午,海丰雨血。
崇祯六年正月辛亥,大雪,深二丈余。
十年六月,山东、河南蝗。
崇祯元年正月癸亥,永年县昼晦,天涯不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