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春阁不如四妃住的长平宫、广德宫等宫殿宽广,但因为又春阁里只住着顺嫔和她生的十一公主两位主子,这儿倒也平静。顺嫔是在十年前入宫的,十一公主本年七岁。她不算得宠,但因为谦恭文静,皇后娘娘对她多有看重。她这个嫔位虽是皇上提的,但能坐稳嫔位就是因为皇后娘娘的照顾了。
真正要命的动静,李翼鹏天然是不敢说的。但是边静玉想晓得的实在只是一件简朴的事罢了。
李翼鹏转了转眸子子,捻了一颗炸花生米丢进嘴里,用心装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说:“再过些天,就该是兵部尚书何大人了。”看在边静玉舍得给钱的份上,李翼鹏不介怀多送边静玉一些动静。
顺嫔笑着说:“不过起床时有些凉到了罢了,吃过两贴药就没事了。只是皇后体恤,才叫我持续安养两天。”她实在甚么病都没有,不过是因为有人在前朝谗谄太子,皇后就在后宫针对其他妃子,宫里这几个月太乱,她借机躲一躲事情罢了。因为安平伯府帮手照顾了沈家,虽安平伯府是做了本身该做的事,但也算是帮太子清算了烂摊子,皇后对于顺嫔比较对劲,晓得她偶然于纷争,就答应她躲了。
这位何大人实在和安平伯府另有一点点儿干系。何大人的长女嫁到了镇国公府,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媳妇,是将来的镇国公夫人。而镇国公府中的三蜜斯是边嘉玉已经订婚了的却还没有过门的媳妇。这位三蜜斯出自二房,她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也就是说,何家和边家都和镇国公柳家有姻亲干系。
李翼鹏一进包间,就对店小二说:“有甚么好吃的,尽管都端上来。对了,你家点蜡烛不?”
李翼鹏身边常跟着一些不入流的纨绔,这些纨绔多捧着他说话。这点蜡烛用饭的说法,估计就是有人特地学了说给李翼鹏听的,好从他手里骗些赏钱。李翼鹏最爱附庸风雅,可不就是爱听这些嘛!
宋氏体贴肠问:“听闻娘娘身材不佳……”
边静玉和李翼鹏天然不是朋友。但边静玉当年没有对李翼鹏表示过鄙夷,是以当边静玉约李翼鹏见面时,李翼鹏也就给了他一点面子。又看在边静玉拿出来的钱的份上,李翼鹏情愿卖他一些动静。
皇后是后宫之主,进后宫时先去拜见皇后是为了表示对皇后的尊敬。但在普通环境下,皇后娘娘忙于打理宫务, 不会等闲见人, 是以宋氏只要在皇后住的宫殿外磕个头就好了。但这一次, 皇后却亲身欢迎了安平伯府的这对婆媳,乃至还和颜悦色地和她们说了几句话, 然后才打发他们去见了顺嫔。
边静玉如有所思。
这是一种态度。
李翼鹏嗤笑了一声,却看向边静玉,用一种非常矫饰的语气说:“边公子啊,你大抵还不晓得吧,现在请人用饭时都风行点蜡烛了。点了蜡烛,才算是真的有诚意,传闻这是外族中风行的一种礼节。”
又是一日休沐时,边静玉约了人在酒楼的包间里见面。
还别说,能够是边静玉的运气好吧,放逐地被改的启事正巧就是常恩晓得的,因为常恩当时就在皇上跟前服侍着。而常恩情愿把这个事情奉告李翼鹏,是因为这个事情本来就不是甚么首要的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