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吃了一惊,忙加快法度,跟在双喜身后穿过午门,沿着辅道一起过殿阶,入奉天殿。
两人都站了起来,“长兴侯来了,当亲迎。”迈步往外就走,没想到劈面就撞上了。
铁铉一挑大拇哥,捧了一句,“剩下的路末姑息不作陪了,恭贺大人们本日奉天授勋。”
看来老爷子生前的余荫在这里不好使啊。
朱允炆忙搀起,“老将军今后不要再拜,朕在一旨,今后凡配日月华章者,见朕免礼。”
他们哪见过甚么叫军姿,甚么叫行列式,两个方阵,不管横看斜看都是一个点,还觉得整行只要一个甲士呢,两侧各五千军,站的整齐如一,以往高矮胖瘦都有的京营,现身形几近分歧,并且一个个精力抖擞,目不斜视,杵在那边跟雕塑普通,正月的北风刮过,连个颤抖的都没有。
李景隆等人嘴上说着不敢,一边四下打量起来,这一看,顿时惊大了眼睛。
耿炳文一拜在地,“陛下有令,臣必效死命。”
两人又酬酢一阵,仆人跑出去禀告,“公爷,长兴侯到了。”
其他世人,五府右都督衔皆领受一等武毅勋章,都督佥事衔皆领二等武毅勋章。
“谢陛下隆恩。”
耿炳文颤抖着摸了一下胸前的勋章,只觉一阵热泪盈眶,“老臣微末之功,那里配得上,陛下言重了。”
李景隆守在正堂里,有仆人在门外待客,将杨文引了出去,李景隆便起家忙打号召。
正月初四,朱允炆定下的国庆日,要在本日为武将授勋,五军都督府凡都督佥事以上人皆有份,山东的杨文因为离得近,年前就赶了返来,守岁夜是在京度过的。
耿炳文是建国重将,是硕果仅存的武勋,五府高低,唯独耿炳文有资格领这块日月华章。
大师伙咽了口唾沫,“铁将军,这是您练出来的兵?”
没看出来,这个铁铉练兵如此在行,甚么是精锐,这他妈才叫精锐啊,杨文拿新军跟本身的山东卫一对比,顿时感受山东卫那就是一群散兵游勇啊,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
铁铉引着大师伙入皇城,李景隆等人才发明,皇城中早已站满了新军,整整齐齐的摆列在御道两侧的广场上。
双喜清清嗓子,展开丝帛,“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昔太祖承天命伐逆元,安黎庶复衣冠。开天行道,逐夷立朝。至今三十有二载。朕承运继位,上仰太祖慈恩,下赖众卿佐助。饮水思源,皆卿等建国守土之功,本日国庆,当表卿等功劳,奉告太庙,明示天下。”
“铁将军怎得在这里,这宫禁不一向由御前司锦衣卫卖力的吗?”
大师伙都酝酿了一下,感受状况尚可,纷繁表示没有题目,李景隆这才构造起行列,出府向皇城方向而去。
“曹国公安好,含山侯安好。”耿炳文老当益壮,声音浑厚有力,冲二人问了礼。吓得两人忙侧身,“长兴侯安好。”
李景隆看得迷惑,新军啥时候入的宫?
三人又聊了一阵,五府的武勋也都到齐,李景隆点了一遍花名册,“除了不在京的魏国公、西宁侯,大师伙也算到齐了,有想要出恭的速去,我们这就入宫面圣。”
长兴侯,就是耿炳文啊。
午门已到,双喜早已经等待多时,不在授勋名单的铁铉明显没资格进奉天殿,很自发的停下了脚步。
一旁的李景隆看得眼热,本日受勋众将,独他一人国公衔,没想到,反而是耿炳文、杨文先领了勋章。
众皆谢过。
大师伙勉为其难的还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