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打了辆快车,在鳌峰大桥高低了车。谢过了徒弟,我往桥下一看,好家伙,人隐士海的满是来吃白饭的。我转头瞅了瞅谢大炮,瞅得他一阵颤抖,说你别看我啊,我绝对不是那种人。我嘴角一阵抽搐,自顾得意往龙船走去。
开出租车是个古板的活,最怕一起沉闷,徒弟见我情愿搭腔,就和我闲侃起来。先是问我哪儿人,我说是三市的,又问我做甚么的,我说刚毕业还没想好,过完大年出来走动走动。徒弟问我来榕州玩过没有,我说第一次来。一听我是第一次来玩,便向我先容起榕州大大小小的名胜。
我此人用饭有个风俗,不喜好跟人扎堆在一块,现在和谢大炮坐得位置刚巧避开了人群身影的遮挡。我见谢大炮还在狼吞虎咽,用手肘顶了顶他的腰,叫他往那边看。青布长衫那身穿戴在人群里特别刺眼,谢大炮一转头,就见那青布长衫一阵张望,感觉四周没甚么人重视,低头解开了布包,又翻出一块红布包的东西来,手脚敏捷地用根麻绳将包上的两个耳朵绑了,接着打了死扣系在龙船尾上垂到了江里。
谢大炮一听,我这是褒己抑人啊,立马不乐意了,黑胳膊黑手地往我肩上一搭说:“哎,就兴你懂很多,别人唱首歌如何就不可了,我感觉就唱得蛮好的嘛。”我昂首就是一记白眼,谢大炮见了用手搓了搓鼻尖,没再多说甚么。目睹那年青人一段小拉腔收式,唱罢了龙船歌,又从摆布帮衬的人手里取出一只狼毫笔,往那龙珠上摆布那么一点,大有那“画龙点睛”之意。四周一些水龙户见木已成舟,相互呼喊着“一二三”,便把那龙船推下了江。
谢大炮到我面前,一看我空着两双手,问我行李呢,跑路再如何急也带家伙事儿啊。我说都托运了,早晨物流会捎到你家门口。他说行,走用饭去,哥们儿给你拂尘洗尘,去去你满脸的倒霉。我说别介,你在地铁每月俸禄也未几,该省省了,是时候攒些老婆本。他说不碍事,现在线路还未开通,每天只打卡光白用饭也不消上班。一听谢大炮说白用饭,我俄然想起那出租车徒弟的话,说:“鳌江”有龙船,还能吃白饭,这小子一听一副又省了一顿饭钱的奸滑样佞笑说,行啊,走,瞧瞧去。
龙船形制精彩,龙身由一只母船和两只子船捆扎而成,叫做“子母船”,都是独木镂空的,龙头约长两米多,用水柳木雕镂,装有一对一米多长得龙角,船顶还转门建有龙蓬,以供旅客用饭时遮阴避雨之用。我和谢大炮找了个龙蓬掩蔽下靠角落的船帮坐下,吃起了龙船饭。这龙船饭有个特别的处所,就是用饭不要碗筷。那水龙户们将一盘一盘的糯米饭团和菜肴放到船帮上,大大小小的人们就开端伸手抓起饭来。
那徒弟一通话还没说完,怡景城已经到了。他将车打横停在大门边便利倒车,又将空车的塑料牌一翻,说了声到了。我只好按捺住猎奇,付钱下了车。脚下的地还没踩实,兜里的电话响了。
列车一起奔驰,我冥想了很多以后,也是一阵迷瞪,等扬声器里的报站声把我惊醒,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已经结束。我下站寻了辆出租车,往远东区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