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观之,不由点头。
说来也怪,话音刚落,上天仿佛也被激愤普通,气候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风劲吹,飞沙走石,囊括草原,吞噬统统,威压之势,煞是惊人!
金鼓齐鸣,曹军如梦初醒,兵容始复。
先生啊,今后请勿要仿效曹操反贼,行受九锡称孤道寡之过往旧事啊。不然,刘禅……对不住罗,嘿嘿嘿!
“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声音高亢,不快不慢,缓缓吐语,字字珠玑,一鸣惊人。
一文如此,一语至此,世所罕见。
画面之美、气场之大、场景之诡异令刘禅叹为观止!吾何时才气达到先生的境地呢。
“尔等奸邪,定遭天谴,必坠天国,永久沉湎!”诸葛亮斩钉截铁,落地有声。
于禁等大将回过神来,纷繁用马鞭四周抽打兵士,大声怒骂。
不容夏侯渊辩驳,赵云又先声夺人,慷慨激昂大声朗读起来:“今有一文,想与曹军将士分享,诸位且听,此文名日:《诛魔令》……曹贼阿瞒尝自称忠良以后,实乃大谬……狼爪蛇齿终难袒护,操竖阉遗毒,方为诸侯,横行放肆,肆无顾忌,为祸国度……”
他气沉丹田,大喝道:“全军听令,擂鼓助势,各举刀枪,叛贼就在面前,尔等建功立业之时到了,弓弩兵上弦,豺狼骑预备……”
“我家主公乃大汉天子金口玉言御封丞相,摄政理事,日理万机,夙夜劳累,皆为百姓。多年来,亲统雄师,东征西讨,扫平群雄,匡扶社稷,有大功于国,功盖寰宇。虽周尹也不比也。昔天下大乱,社稷颓废,天子蒙尘,天下诸侯裂地争位,不是主公接驾许昌,安有大汉复存!”
“曹操父本姓夏侯,名嵩,与汝夏侯匹夫一样,乃夏侯婴以后。为谋取功名繁华,认曹参以后权奸阉贼中常侍曹腾为父。夏侯婴、曹参皆为高祖股肱之臣,铁骨铮铮之大汉忠臣。然曹腾、曹操父子欺君罔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飞扬放肆,令天子毫无威权。逼朝廷废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之职,自封丞相;威压天子封己为魏公加九锡,称孤道寡,篡权夺位之野心昭然若揭,是为大奸大恶之大不忠。不尊祖宗忠于大汉之家训,谋繁华弃祖宗以奸邪为父,是为欺师灭祖之大不孝;几番屠城,滥杀无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流浪失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为毫无人道之大不仁;私通张绣婶,强纳宜禄妻,三曹争甄氏,妒忌贤达,残杀边杨孔赵董忠义之士,屠仇人吕伯奢,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亲临盗墓,是为灭人伦之大不义。”
两军神采,如痴如醉,千人千相,万人万象!
声音顿挫顿挫,声情并茂,气势澎湃,时而戚凉,时而悲忿,时而雄浑……不一而足,两军将士随之同悲同痛同愤同怒,身心沉浸此中,神采有不信、有不甘、有惊诧、有气愤、有怜惜……
面对军心浮动、军势委靡、场面失控的卑劣局势,眼看就要崩盘,诸将又惊又怕。
诸葛亮羽扇轻挥,粘须浅笑。
“设使国度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出自曹操所作《让县自明本志令》。写于210年(建安十五年),时曹操五十六岁。一统北方后,曹操政权逐步稳固,继而图谋同一天下,然孙、刘两雄师事权势还是亲信大患。除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主”。为表白本志,反击野谤议,曹操公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天子加封三县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