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封手中独一四百马队,一番考虑之下,便教黎闯领兵一百,与城中百姓乘船赶往樊城,刘封亲身与孟瑶领兵三百,护送众将家眷长幼,兵分两路,浩浩大荡便赶往樊城。
“汝乃何人,彻夜若坏我功德,便叫你人头落地!”刘封一看便知此人并非是蔡瑁府中之人,却还是手握短刀,想要诈一诈此人来源。
刘备此时闻言也是止住悔意,低声道:“此番抵抗曹军,皆依智囊之计行事,待安然退入樊城再做筹算。”
刘封倒是没有想到,诸葛亮此时将这护送百姓家眷之责交于他手中,此任务虽无甚伤害,却也任务严峻,一旦哪位将军家眷有恙,刘封便逃不脱干系,乃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事,刘封心中暗叹一声,不由赞叹诸葛亮,如此时候还能想到微微摆其一道之事。
新野小县,城中本无很多百姓,半个时候未到,百姓便已清算伏贴尽皆立于城门以外,等待刘封调遣。
刘封将众将家眷送入樊城,便登上城墙察看黎闯船只,见其俱是远远在白河之上奔樊城而来,心中这才稍安,此时刘封环顾四周,俄然见樊城之南,襄阳城隔着汉水几近清楚可见,刘封心中一动,便是涌出一计。
但事已至此,刘封却也不得不领命,想到此番撤入樊城,并无人晓得,故其麾下亲兵应是无甚伤亡,心下才稍安,抱拳领命道:“封谨遵智囊之命,诸位家眷交于吾手,但请诸位放心,伤了一分一毫,封便以命相抵!”
此时天气已然过了中午,刘封心知诸葛亮伏击曹军前部,必将战至次日天明方可返还,便当即入了樊城帅府当中,将孟瑶叫至身前,低声说了一番私语。
得知了诸多信息,刘封便于襄阳城中随便行走,实则是在察看城中阵势,以备不时之需,终究,天气将晚,城中百姓垂垂希少,刘封便借着夜色,行至一处高墙深院跟前,那不远处木门之上,便是吊挂着“蔡府”二字,此处乃是蔡瑁府邸,蔡瑁家属本是荆州名流,其府门地点,几近是无人不知,故刘封等闲便摸到了门口。
立于墙外,刘封细谛听了半晌,便知墙内稀有队军士夜间巡查,端的是防备周到,但却拦不住刘封,刘封又听了数遭,便知这外院当中共四队军士,每队八人,因而便想寻个空地收支院内。
只过了不到半个时候,刘封倒是已经一袭布衣,手中拿一口短刀,现身于襄阳城门以外,仿佛一副游侠打扮,襄阳城中百姓,已然晓得刘琮降了曹操之事,倒也不惧战事,已然人声鼎沸,一副平和之气象。
刘备明显已是承认了诸葛亮战略,刘封也是百无聊赖,等候看诸葛亮派其去那边设伏,好过阵前演练孟瑶所教习之阵法,晋升其麾下那四百马队战力。
世人听言,便齐齐看向诸葛亮,诸葛亮此时再无那轻视之色,一整衣衿,将手中羽扇放于桌上,起家道:“新野戋戋小县,今幸而城中百姓未几,我欲将城中百姓与诸位家眷一同送至樊城,以新野空城诱曹军前部入内,再一举破之,主公觉得如何?”
孟瑶听了刘封之计,却只是点头,并不附和刘封那兵行险着之策,而后刘封却又对峙己见,孟瑶终究才勉强点头,口中言道:“将军明日天明前定要回到樊城,不然诸葛亮等人返来不见将军,定会生疑,于将军并非善事。”
“智囊此计甚妙,如果以新野空城静待曹军,便可出乎曹军料想以外,再突袭其前部,此战定可战而胜之,请智囊命令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