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司马朗闻言慨然说道:“大王既薨,太子既奉遗命,自当立即去请天子圣旨,以图早立,如若诸子私立,相互生变,则有袁尚、袁谭故事,如此则社稷危矣。”遂拔剑割下袍袖,厉声喝道:“即本日便请世子嗣位。众官有贰言者,以此袍为例!”百官悚惧,只好同意。
曹丕躬身说道:“司马懿魁杰雄特,秉心平直。严肃允惮,流行草靡。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实为当代人杰。”
曹洪等人涕零领命,躬身说道:“微臣敢不效死力,为大王尽忠节乎?大王还需保重贵体,勿今后事为忧。”
曹操身后,卞夫人等人尽皆痛哭,曹丕和司马懿等人闻声不由大惊,晓得曹操已死,赶紧举丧,为曹操筹办后事并赴范阳侯曹彰、厌次侯曹植处报丧
曹丕听了王朗的话,,即遣使往乐陵国问罪。不一日,厌次使者回报,说:“厌次侯与丁仪、丁廙兄弟二人酣饮,不闻哀声,闻任务至,厌次侯端坐不动;丁仪还破口痛骂:昔者先王本欲立吾主为世子,被谗臣所阻;今王丧未远,便问罪于骨肉,何也?丁廙又接着骂道:据吾主聪明冠世,自当承嗣大位,今反不得立。汝那庙堂之臣,何不识人才若此!臣只是略略斥责了几句,厌次侯就勃然大怒,命军人将臣乱棒打出。”
曹丕点头说道:“父亲所言没错,这恰是子建对仲达的评价,儿臣与仲达订交甚厚,以为此言甚当。”
曹丕得了天子圣旨,心中大喜,更加引司马懿为本身腹心,对曹操临终之言不觉得然。
第二天,曹操病情转危,一代奸雄的生命终究走到了绝顶。
曹操看了看世人,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却没想到刘琦小儿竟然异军崛起,先夺我徐州,后又并我豫兖青三州之地,本日竟然连河东也都占去了,吾弟子孝、元让、妙才,养子子丹、大将臧宣高档人尽皆战死,荀彧、荀攸、毛玠等人无耻叛变。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宗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暮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笃,嗜酒放纵,是以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宗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帮手之。”
曹操乘着另有精力,传令让宗子曹丕以及宗族曹洪、曹纯、曹休、夏侯尚、程昱、司马懿等人觐见。
兄弟二人相抱大哭,曹彰将本部军马尽交与曹丕。自此以后,曹彰只是恪守在曹操灵前,待得丧事结束以后便回到幽州。
忽报司马懿拥兵而至,众皆大惊。正不知来意,便见司马懿于怀中取出诏命开读。
曹丕大惊,遂问群臣道:“我那黄须小弟,常日性刚,深通技艺。今提兵远来,必与孤争王位也。吾初即王位,目睹兄弟纷争,心下何忍?莫如将此王位让于幼弟,以平纷争。”
曹丕闻言。不觉得然的想道:“父亲昔年也曾梦到三马共食一槽,当时曾言三马为马腾父子。现在马腾已死,马超虽在,却已是刘琦麾下之将,空有雄兵十万,不敢叛之,如何能食我曹氏?现在父亲又狐疑仲达。实无事理。”
曹彰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便晓得兄长曹丕得了父命王诏,群臣归心,争无所争,因而沉默无语,与贾逵同入城。
但是曹丕见父亲垂死期近,不忍相背,便点头说道:“父亲之言,儿服膺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