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下焦和到是有些不测了。“甚么事?”
“不然,前番大将军何进权倾天下,麾下兵马何止数万,最后?还不是死在了戋戋几个寺人的手里…”幕僚饱含深意的道。“何况现在在北海城中,对严绍不满的又何止一个洪家罢了,使君应当晓得,不久之前严绍曾经将迁入北海的住民构造起来,于荒地开荒的事,那边面有些乃至是各世家的逃户,那些世家本来是筹算把人抓归去的,最后却在严绍的出面干预下不得不罢休,使君觉得,他们就没有牢骚吗…”
特别是鬲城之战后,焦和号令麾下兵马返程,却遭到了领兵将领的回绝,这也证明他对齐国兵马的节制力有多亏弱。
遵循先前击溃乌桓的功绩,就算是再升两级实在也不过分,可就是担忧严绍刚到丁壮,冒然升到了高位会生出很多不该有的野心来。所谓民气叵测,不得不防。
因为恰是严绍,让他几近成了无能的代名词,也恰是严绍,让他成了青州最大的笑柄――――――一个名义上是青州之主,实际上却没甚么存在的人。
只是青州各郡,现在多数偏向于严绍,冀州也因为之前的原因,对严绍多有好感。独一能找的外援,也就只要远处洛阳的董卓罢了。
恰好此人以是这么做,只是因为态度分歧,内心实在也一样瞧不起焦和。如此一来,焦和此人在青州有多难堪也便可想而知。
“使君,话不能这么说,这严绍几次三番跟董公作对,若不予些惩戒,董公岂能服众?”这幕僚对焦和的脾气到是很体味,恐怕他跟董卓派来的使节起了抵触,以是才会本身亲身劝说焦和。“使君,此乃天赐良机,现在董公威行于朝堂,百官臣服,此番如果能撤除严绍,不但可去掉亲信大患,也能够奉迎董公,如此使君在青州岂不是稳如泰山?”
毕竟两人的好处是分歧的…
幕僚的声音抬高了很多,人也向焦和挨近了一些。“听闻北海世产业中,有一姓洪的,对严绍早有不满,使君好歹也是青州之主,在加上另有董公互助,莫非就没法说动此人出面对于严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