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差异并不是两人才气上的差异,而是一种眼界高度的差异!
周瑜恨恨道:“只可惜曹操兵疲粮尽,不能大破袁术于汝南,不然我等又何必忍耐?”
“如若说公瑾为吾之范蠡,那么子布就是吾之文种!”
孙策摆了摆手:“吾赐此剑于汝,有两层意义!”
“周瑜必不负将军恩典!”
“你我虽与袁氏有所仇怨,但又如何能与勾践亡国之恨比拟?”
周瑜一怔,反问道:“莫非明府君不是为了降服会稽诸县邑,就近威慑严白虎、许昭之流么?”
“没错,这恰是先父生前佩剑!”
周瑜身躯一震,有些不成置信的看向孙策。
直到此时,他才晓得本身和孙策那里分歧,晓得本身与孙策之间的差异有多大!
孙策目光蓦地望向远方的会稽山:“不止如此!”
谛视着孙策负剑矗立的身形,周瑜表情非常庞大。
所谓中护军,即居中尽护诸将之意。
“臣下接剑!”
孙策笑问。
孙策重重点了点头:“昔日勾践被围于会稽山上,犹能临时放下国恨、丢弃时令向夫差乞和。”
“我要让他为轻视庐江周氏和三番四次热诚我而支出代价!”
周瑜大惊失容:“这不是先尊父……”
才气决定了一小我可否成事,而眼界则决定了一小我能成多大的事!
“少府君!”
周瑜双手毕恭毕敬接下宝剑。
“也恭喜少府君,收得一王佐之才!”
“周瑜接剑!”
“末将服从!”
“我母亲和几个弟弟至今音信全无,我每夜是以展转难眠,尤觉愧对先父!”
孙策回过神来,转过身朝着来人行了一礼。
深吸一口气,周瑜躬身拱手道:“明府君既效仿勾践卧薪尝胆事,周瑜愿像范蠡一样为明府君管理军事、厉兵秣马,此生甘为前驱!”
周瑜深吸一口气,双拳紧握道:“我与袁家小儿之间,并非只要夺妻之仇!”
“小小丹阳县,何必公瑾劳力费心?”
孙策扶起张昭,密意道:“子布不必多礼!”
“我还觉得你躲在门前面不会出来了!”
孙策先是哈哈大笑,接着又凑到周瑜跟前,“公瑾莫非是想去报夺妻之仇乎?”
周瑜多么聪明,几近立即就猜出了孙策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