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松笑道:“徐晃日行五十里,因恐孟达诈降,他现距此地仍有五六百里,如果顺利,少将军擒杀孟达之时,徐晃之军恐仍未至,少将军不必担忧!”
申耽见诸葛松年纪悄悄,想起其取蜀保荆之事,强收起轻视之心,摸索道:“将军前出大言,要擒灭我等,军马到时,却只闭门不出,实是让人嘲笑。等下将汝擒回,孟达你自会晤到!”
诸葛松心中暗喜,对沙娜道,吾计成矣!”
申耽言道:“听闻探马所报诸葛松现已离城三十里下寨,军势不过万人,远少于送来手札所说,莫非有诈?”
沙娜虽见地过诸葛松多次希奇古怪的战法,此时只要一寨,军马不过五千,面对劲敌攻寨,还是猜不出诸葛松计从何出。不由说道:“如果夜里,火把倒可惑敌,今处白天,计从何出?”
再说诸葛松带着沙娜起五千军马向上庸而行,近城三十里下寨。
早有探马报知孟达。之前诸葛松命信使需将信留于城门处便回,公然孟达览信大怒,追杀信使不及,只能连日防备,加固城防。
申耽见诸葛松挽着一身穿红甲的女将军回帐,知是诸葛松从五溪蛮族归入的公主沙娜。听闻诸葛松本日雄师将至之言,思及孟达叫他前来本就不是夺寨,便更不敢尽力摆开阵型攻寨,而是将大部兵力都用在了防备上,以便诸葛松救兵来时随时撤回城中。
申耽谨慎翼翼的在寨外等了一天,也无诸葛松所说救兵到来。晓得被骗,心中愤怒,回城诉与孟达。
刘封领命,可心中仍不结壮,复问道:“万一徐晃来军甚多,鄙人守不住此寨如何?”
刘封虽接军令,还不敢信赖,出言问道:“将军就领五千军去复上庸?”
城中孟达因诸葛松之媒介辞狠恶之书,本就觉得诸葛松军马一到,就要攻城厮杀。没想到诸葛松底子一点出战的意义都没有,反而摆出一副相持的模样。对申仪之前所言诸葛松要先对于徐晃的话更是信了非常。
如此麋集的探查,等闲被诸葛松营中所知。实在诸葛松深知己方军少,上庸城池坚毅,要想短时候内破城,只要诱敌一法可用。他派刘封去阻徐晃,虽料定多数能够胜利,却并不想等刘封和江陵救兵到取,一方面他感觉他的诱敌之计能够胜利,一方面因已被委以上庸郡守一职,也想凭此一战在此地立威,震慑处所豪强。
孟达觉申仪之言有理,虽不敢轻动,却多派探马细作去诸葛松营边探查。
孟达反而心安,大笑道:“诸葛松不过迟延时候,今晚我和申仪前去劫寨,待擒那小儿,与将军出气便是!”
说罢便对申耽妄言道:“营中兵马不过前锋,雄师本日便来汇合。将军且攻,待中军到时,吾再来领教!”
孟达定计将城中兵马分为两部,一部由申耽白日里领军万人前去攻打诸葛松营寨,不必过于强攻,只需轮番佯攻,怠倦诸葛松军士便可。待到夜里,由申耽领白日怠倦军士守城,孟达与申仪再领另一万人趁夜前去劫寨,定能一举胜利。
申仪进言道:“可今徐晃之兵未到,城外之兵又甚少,莫非诸葛松先分兵去战徐晃,阻我救兵,待徐晃之兵撤退,再回师对于我等?”
孟达答道:“昔刘备自川援荆,所部约五万人马,固然现在孙刘媾和,但关羽于樊城、麦城两地丧失兵马甚多,刘备必留军辅其稳定局势。此次诸葛松前来,身边不知是何将领随行,五万之数即使有诈,我军有城为依,又有魏援,来战之数也应多于我军,不成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