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说,被普世禅师遗命之人便是面前的李易?李易何德何能,胆敢以弱冠之身出任佛教四大宗之一的东林寺净土宗监寺长老?
五年前东林寺的各种变故。虽在修真界秘而不宣,可如何又瞒得过少林寺的耳目?慈苦大师在听闻普世禅师将圣莲令传与李易,并任命李易为东林寺监寺长老之时,第一感受便是谬不成言。
慈苦方丈站在中宫台上,体味着台下的群情澎湃,手中一颗一颗的捻动佛珠,口中低低的宣着佛号,微闭着的双目中透出一丝睿智的光芒。
少林寺方丈慈苦禅师在修真界德高望重,世人天然是信得过其言其行,只是李易就任东林寺监寺长老之究竟在过分于给世人带来打击,世人一下子另有些反应不过来。
定慧师太乃是佛门高人,道心如皎皎明月,安能做那欺心瞒意之举?以是在慈苦方丈承认李易东林寺监寺长老职位后,定慧师太也是站了出来。
“佛道之争”后,全真派在北地的道观被勒令改成寺庙,但是大光亮寺佛教密宗因为气力大损,又地处西域。对于这些寺庙有力领受,因而只好便宜了同为佛教一脉的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佛教禅宗也恰是因为此举,从而奠定其在修真界难以对比的气力与职位。
汉时有董仲舒的“免除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孔教得以大兴;元时有多数的“佛道之辩”,使得佛教一统天下;明朝有嘉靖天子以道君自居,玄门重新夺回三教之首的位子。
嵩阳书院乃是孔教四大书院之一,修习的乃是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以“心”为本,以“格物致知”为用,传有四句口诀,称之为《王阳明四句教》:
世人看着李易的身影,表情真是非常的庞大,这个云山派李易,还是先前的阿谁连下台走路都要踉跄的小羽士么?
慈苦方丈此次例外出关,前来插手玄门宗门大比试,除了现场观赏玄门后起之秀外,不无在玄门中寻觅盟友。共同对抗全真派之意。
更何况,同为雷法修炼门派,在云山派式微的几十年前,云山派但是与天师派干系非常友爱,几近攻守联盟,共同应对着全真派的内丹之道。
公然,中宫台上道儒两教诸人皆是静坐。谁也没有起家的意义。修真界最重面皮,就拿玄门四大宗门来讲,不管李易身份如何,如果四大掌门人齐齐回礼李易,那么难道四大宗门平白的比云山派低了一个辈分?四大宗门谁肯低下这个头?
青城派因青城山而得名,青城山洞乃是玄门十大洞天中的第五大洞天,素有“青城天下幽”之佳誉。青城山坐落于蜀中。恰是天师道之发源地,初代天师张道陵曾于青城山上讲道,创建天师道之前身“五斗米道”,张道陵飞升之地便在青城山上。
如果说嵩山少林寺要应对全真派的威胁是数年后的事情,那么龙虎山天师派要面对的威胁,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李易有大恩与茅山派,茅远又何尝不是有大恩于李易?五年前李易在滕王阁广场上,被觉能门下七罗刹困于罗刹阵中,若非茅远指导九宫飞星步法,怕是李易的一条小命就要交代在那边。
李易便是这般的进入了慈苦方丈的法眼。云山派与全真派在几十年前的那些恩恩仇怨,慈苦方丈清楚的很,全真派想要在此次玄门宗门大比试后,一举代替天师派的职位,可得先过云山派那一关。
方才中宫台上诸人对于李易的威压,但是有慈苦方丈的一份功绩,这是慈苦方丈想要肯定李易的气力值不值得少林寺的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