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日夜!”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贤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里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珊珊敬爱。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繁华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先秦诸子选读
臣密本年四十有四,祖母本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交,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幸运,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堪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7、《有无相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处置,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露。
(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以后凋也。”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能够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人和》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故行之哉?”
3、《陈情表》李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扶养无主,辞不赴命。圣旨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寒微,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任。圣旨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交,则奉告不准: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4
(1)天时不如天时,天时不如人和。
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夫六合者,万物之逆旅也;工夫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多少?前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嫡亲之乐事。群季漂亮,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酒杯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6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了望,观流水兮潺湲。
归去来兮,故乡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难过而独悲?悟过去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之前路,恨晨光之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