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16章 百家姓(7)
源于以国名为姓。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第五子叔度受封于蔡国(现河南上蔡),人称蔡叔度,厥后嗣为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蔡为姓。又有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大利稽改姓蔡。
【名流】
虞卿,一作虞庆,战国时说客,善游说,曾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赵王时,赵王赐他黄金和一双白璧;第二次见赵王时,赵王拜他为上卿,因而号为虞卿。主张以赵为主,合纵抗秦。
【名流】
尧之子名朱,被封于丹水,人称丹朱。因他没有治天下的才气,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丹朱后受舜封到房(现河南遂平),建立房国,人称房侯。丹朱之子陵,后以父封地房为姓。
凌
管仲,名夷吾,春秋期间齐国人,齐国宰相。著有《管子》。与鲍叔牙是知音,经鲍叔牙保举至齐国任宰相,在朝四十余年,推行鼎新,帮忙齐桓公建立霸业,成为五霸之首。
虞
【名流】
宗白华,哲学家、美学家、墨客,江苏常熟虞山镇人。我国当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辟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实际的一代美学大师”。“五四”期间曾主动投身于新文明活动,前任中华丽学学会参谋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著有《宗白华选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漫步》等。
西周时,姜太公望受封于齐。其子伋,身后谥号为“丁公”,厥后子孙遂以“丁”为姓。二源于三国时,孙权的弟弟孙匡因触军规,被孙权贬其族为丁姓。三源于西域回族姓。伊斯兰教穆斯林本无姓氏,至元朝末年,厥后有子孙汉化,遂以“丁”为姓。
【姓氏发源】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现山西临汾)人,西汉武帝时名将,名将卫青的外甥。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曾六次反击匈奴,穿戈壁,好骑射,长于长途奔袭。
樊于期,原名桓齮,战国末年秦将,避罪于燕,得燕国太子丹赏识。后因荆轲欲替太子丹杀秦王,时价秦王用黄金万两的重赏缉捕樊将军。因而樊愿将首级交给荆轲做信物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名流】
源于田和代替姜氏政权,史称田氏代齐。实在春秋战国期间,田氏即为陈氏。如春秋时,齐国大臣田成子,也称陈成子;战国时哲学家田骈,亦称陈骈。二说胡公满受封于陈国(现河南淮阳),厥后嗣子孙陈历公,生子名完字敬仲。陈宣公时,欲立庶子担当王位,太子被杀。敬仲与太子干系密切,因害怕涉嫌祸害,遂逃奔到齐国,食釆于田,后改田姓。
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燕国打齐国,攻陷七十余城,只剩莒国、即墨二城。他用反间计,撤燕国名将乐毅,又用火牛突阵,大破燕军,光复失地,因功受封安平君。
虞世南,字伯施,唐朝余姚人,隋代曾为秘书郎,唐朝期间为秘书监,十八学士之一。擅善于书法,师承沙门智永,偏于行草,暮年专攻正楷,与欧阳询一起被称为“欧虞”。
【名流】
宣
卢植,字子干,汉末涿郡人。学通古今,好学又不墨守陈规,人称海内大儒。
【名流】
宣赞,《水浒传》中人物,原宋朝蔡京部下武官,后投至梁山,排梁山豪杰第四十位,随宋江征讨方腊时阵亡。
裘琏,浙江省慈溪人,清朝康熙进士,闻名的戏曲家。著有杂剧《昆明池》《集翠裘》《鉴湖隐》《旗亭馆》,合称“四佳话”。
【姓氏发源】
丁复,字仲容,汉初露台人。著有《桧亭集》。曾随汉高祖刘邦起兵于薛,后与高祖安定三秦,官大司马,封阳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