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陈操之就去拜访郗超,还未及说土断之事,郗超就笑问:“子重,昨日见到陆氏女郎未?”
陈操之心道:“这事又满城皆知了?”答道:“在曲阿仓促见了一面。”
所谓的南方士族,实在绝大多数都是从北地迁徒而来的,吴郡四姓中只要顾氏是江东土著,其他三姓和会稽四姓,以及吴兴沈氏、宜兴周氏,这些家属都是东汉年间从中原迁至江东的,而现在分别南人、北人,普通都是以永嘉为界,永嘉之前南迁的根基算是南人,以后南迁的就是南渡的北人,陈操之先祖自魏初南迁,今已一百多年,虽晚于吴郡、会稽八姓,但比永嘉南渡可就早很多了,钱唐陈氏天然要算南人,但在桓温、谢安等人看来,源出颖川的钱唐陈氏又能够说是北人,以是说陈操之既是夹缝中求保存,操纵得好又能够摆布逢源――
……
谢道韫、贾弼之、刘尚值等人即开端拆阅文书,提点择要,记实在册,谢玄与陈操之作为土断司的右监和左监,本不需求做这些啰嗦的事,只看择要便可,但谢玄看到阿姊谢道韫案头文牍堆积,便去一起清算,陈操之也与贾弼之、刘尚值一道梳理。
贾弼之精于谱谍之学,对各郡大族曾任何官、现任何官了如指掌,当即一一道出这十六县长吏的姓名和郡望,公然不出陈操之所料,这些长吏多数出身于三吴士族,这就是陆始的手腕,他联络吴地士族来给土断设置停滞了。
郗超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重纯孝之人,为家属流派计,岂能毕生不娶!”
土断司设于台城中书省与秘阁之间的堂舍内,陈操之到来时,贾弼之、刘尚值另有另几名土断司属吏已经先到,随即谢道韫、谢玄姊弟也到了。
郗超点了点头:“子重本日去土断司,看看各郡上报的土断检籍文书,再看大陆尚书如何应对的,本日是八月初四,扬州各郡土断已经开端。”
谯鼓半夜,御史中丞顾悯之书房里犹自辩论不休,陈操之与顾悯之、张凭就庚戌土断之事各陈己见,顾悯之与张凭可算是三吴大族的暖和派,固然都代表各自家属的好处,但在态度上不会象陆始那般狠恶,这二人是陈操之必须争夺的,吴郡四姓、顾陆朱张,若能获得顾氏和张氏的共同、最起码是不反对,那么本次土断才气获得效果,但是要想顾悯之和张凭放弃家属的一部分既得好处,就必须在另一方面赐与呼应的赔偿,而这个不是陈操之作得了主的,他必须与谢玄和郗超商讨,拟出对策,然后再由桓温决计――
陈操之道:“葳蕤之父曾问我若娶不到葳蕤又当如何?我应以毕生不娶。”
贾弼之是最早狐疑祝英台是谢道韫的人,现在看到这个祝英台竟与陈操之同堂为吏了,心中惊奇至极,贾弼之曾向郗超提及过此事,对祝英台为官表示忧愁,郗超请他慎言旁观便是。
顾悯之沉默,半晌方道:“操之要助桓大司马厉行土断,我顾氏不会让你难堪,要的是南北士族一视同仁。”
在郗超面前有些话能够直言,陈操之道:“江左朱门并兼,强弱相凌,百姓流浪,不得保其财产,若不早为之计,久后必酿大乱。”
却听陈操之话锋一转,说道:“但桓大司马不比王丞相,王丞相对世家大族优容刻薄,偶然的确能够说是勉强责备,这与南渡初时的时政有关,王丞相需求获得南北士族的拥戴,统统以稳定王与马的政权为第一,但现在时势已变,北方苻秦与慕容燕日趋强大,我料不出二十年,北胡将南侵,桓大司马亦有此忧,是以要停止土断检籍,增加赋税、扩大兵员,操之虽是南人,但对桓大司马此举是决计支撑的,并非为了小我建功晋职,实为江东长治久安计,不然,胡马渡江,玉石俱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