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少年战歌 > 第三十一章 杨七郎之死。

我的书架

李济离了御史台。次日,以仁美招由,奏知太宗。太宗视毕,大怒曰:“朕以仁美先帝功臣,屡恕容之。今如此侮法,不正其罪,何故鼓励边将?”因问八王:“当何故处治?”八王奏曰:“潘仁美该处斩罪,陛下今后妃之故,减二等,罢免为民。刘君其、秦昭庆、米锻练等,得通谋之罪,亦该正法,减一等,调遥远放逐。杨延昭有失军机,发问配所。其他人犯,随旨发落。”太宗允奏下敕,着李济照原拟遣。李济领命,于府中将案牍覆视,免除仁美为民外,刘君其问淄州军,秦昭庆问来州军,米锻练问密州军,杨延昭配郑州。拟议已定,将刘君其等决杖讫,依期起行。不在话下。先人《咏史诗》曰:

被守军捉送提狱官。提狱官鞠问明白,将状奏请太宗。太宗以状展于御案之上,视曰:诉冤枉人杨延昭,为毒谋深害、陷没全军、欺君误国事:臣父杨业,生自太原,世仕河东。深荷先帝之看重,担当皇上之兜揽,臣父子心矢忠贞,情甘效死。远因契丹犯边,兵寇瓜州。以潘仁美整防备之师,蒙敕臣父当冲锋之职。此正宵衣旰食之时,边臣尽瘁之日也。不料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用计遣回保官,致书暗挑敌战。逼孤军而临绝险,假皇命以利词锋。狼牙村兵交马斗,主帅则宴坐高谈,不发一卒相援。陈家谷矢极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臣父杨业,捐躯命于李陵碑下,虽臣节之当然。臣弟延嗣,遭乱箭于西壁营中,何私仇之必报!丧师辱国,由其自坏长城。饰罪蒙奸,思惟闭塞言路。破巢不留完卵,遣健卒竟阻黄河。剪草不教伸展,逞巧舌章呈魏阀。不幸臣父子八人,忠勤为国,欲图报于陛下,先见陷于帅臣。臣漂流单独,孤苦无依,击廷鼓以诉冤,乞天恩而明审。若使臣之父兄有灵,致陛下开日月之明,拘证奸人,断省深冤,使地府者得以瞑目,臣即死于地府地下,无所憾矣。

延嗣登时骂曰:“无端匹夫!使我若得生还,与汝老贼势不两立!”仁美大怒曰:“乳臭竖子!仇恨莫报。今杀伐之权在我,尔竟来寻死路那?”乃令摆布缚于高处射之。军校得令,将延嗣系于舟樯之上。众军齐齐发矢,无一箭能着。仁美惊曰:“真乃奇特!何世人所射,皆不能中?”延嗣听得,自思不免,乃曰:“大丈夫临死,有何惧哉?只虑父兄存亡未卜。”因教射者:“可将吾目蔽障,射方能中。”众军依言,遂放下,割其眉肉,以蔽其眼,然后射之。不幸杨七郎万箭着身,体无完肤,见者无不哀感。先人有诗叹曰:

万马军前建大功,斩坚入阵见豪杰。如何得逞平生志,反致亡躯乱箭中?潘仁美既射死杨七郎,令将其尸抛于黄河去了。忽报:“番兵困住杨业于陈家谷,杨业已死。今枭其首级,杀奔西营来了。”仁美大惊曰:“番兵众盛难敌,若不急退,必遭所擒。即命令拔营起行。刘君其等心胆坠地,连夜走回汴京而去。

存亡殿前难抵讳,血冤台上不容忖。

一伏时,狱官解过仁美、延昭比及阶下,鞠问一遍。仁美力推:“杨业自家战死,与我等无干。”李济怒曰:“汝为主帅,败衄而回,反以彼自家战死抵讳。杨七郎有何罪,汝用乱箭射之?旦傅参政因汝送了出息。本日好好招承,免动刑具。不然,休怪下官酷虐也。”仁美低头不该。李济喝令军校,将刘君其、秦昭庆、米锻练一起,推于甬道,极刑鞭挞。三人受昔不过,只得将谗谄杨业并射死七郎情由,一一供出明白。吏司呈上,李济审案录奏,仍将犯人监禁,候旨发落。

推荐阅读: 从默示录开始     全球神武时代     夏目你好     夜夜生香     神医师叔混都市     公主的贴身侍卫     凡笙若爱君一生     火影之雾忍崛起     末世:我战略储物空间有万倍增幅     夜深,夫君来敲门1     出妖簿     重生之全职导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