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政大明 > 第九十四章 春闱临近.

我的书架

固然赵俊臣保举的人选是左兰山,但在这个时候,德庆天子却想到了太子朱和堉。

顿了顿后,赵俊臣接着说道:“我们现在的大明朝,缺银子、缺人才、缺文事、缺武功,但就是不缺欺上瞒下、自作聪明的赃官,如果按着我的建议行事,中枢把南巡的诸般筹办,下放给处所官府,看似与中枢抛清了干系,但处所官府亦会变得肆无顾忌,如此一来,不出乱子当真就是见鬼了。”

暗思之间,德庆天子终究定计,扬声传旨道:“传朕旨意,户部尚书赵俊臣于国有功,着授资善大夫,赏银三千两,绸缎百匹,明珠二十颗,玉璧三对。另,着人在内库中遴选些上好补药,一同给赵俊臣送去”

此时,德庆天子正核阅着赵俊臣的折子。

第二日,早朝之上,太子向德庆天子上了一封折子,倒是由赵俊臣的折子点窜而成,署名却由赵俊臣变成了太子朱和堉。论及南巡筹办的应对之策,侃侃而谈之间,更是佩服了一众朝臣。

另一边,方茹摸索的问道:“老爷您是说,即便太子他按着你折子上的建议来安排,上面处所那些详细卖力的官员,也极有能够会去好事?”

朱和堉入朝以来,少有的赢了周、黄、沈等人,自有一阵迟疑满志,但就在朱和堉得偿所愿的时候,却不晓得,他的灾害,会是以而开端。

“……如此一来,这件事倒是能够由太子卖力,成则有功,败则无碍,待朕南巡以后,太子即有功绩也驰名誉,才气也能获得百官认同,再加上南巡期间的镇国历练,太子他也就能够名正言顺的参与政事,为朕分忧了……”

资善大夫,虽只是二品散官,但也是少有的光荣,非大名誉大功劳者而不能授,德庆天子的这番安排,自是为了安抚赵俊臣了。

德庆天子并不喜好朱和堉,更不喜好朱和堉远甚于本身的贤名,但为了江山传承考虑,在看到朱和堉频频被朝中权臣压抑后,还是会为朱和堉细加运营。

待身边寺人应下后,德庆天子执起御笔,将折子上赵俊臣的名字全数抹去,然后又叮咛道:“派人去东宫,传朕旨意,着太子入宫觐见。”

以是,看到这封折子里的发起后,德庆天子固然也想到了处所官员会好事的能够性,但更多的,却还是是如方茹普通,感觉赵俊臣的这些建议实乃良策。

周尚景、黄有容、沈常茂等人虽有贰言,但毕竟合作不过,终究只能恨恨作罢。

方茹明白了赵俊臣的深意后,却也更加的迷惑了,又皱眉问道:“老爷,只是如此一来,诸般乱子民怨,皆是处所官府所为,你想要争光太子朱和堉的目标,怕也没法达到了。”

见方茹如有所思,似懂非懂,赵俊臣笑了。

第二天,紫禁城,养心殿。

~~~~~~~~~~~~~~~~~~~~~~~~~~~~~~~~~~~~~~~~~~~

说到这里,赵俊臣又是意味深长的一笑,说道:“到当时候,一旦出事,犯事的那些处所官员,说不定还会倒打一耙。毕竟遵循我的建议,银钱的拨放会由太子亲身卖力,而以太子的性子,拨给处所官府的银子,必定会是精打细算,那些处所官员,到时候大能够说太子拨下的银子太少,他们诸般劳民伤财的作为,皆是被太子逼得。”

“……再比如说,一旦中枢不再直接干与,任由处所自行筹办,那些处所官员为了在南巡之际奉迎陛下,必定会大动兵戈,诸般手腕自不消提,但如果大动兵戈,就必定需求银子,但是中枢拨下来的银钱毕竟只是定命,毫不敷用,如此一下,剩下的银子又那里去找?……”

推荐阅读: 诸天第一剑     山村小神医     科技与狠活:打造餐饮帝国     九道真仙     重生之悠闲一生     万世为王     炼金师与她     我一捡破烂,你说我是国医大师?     快穿之女主不按剧本来     裁决     大端不良卫     我在恐怖世界卖奶茶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