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这根的直径是30.2微米。”当郭泰来自言自语的说完这句以后,忽的愣住了。本身的眼睛,甚么时候能够看到微米级的棉纤维了?并且还能精准的测量出直径来?
……
大抵几十根最细的纤维拧成了一根粗纤维,然后粗纤维再编织成T恤的布料。每根最细的棉纤维,均匀直径是30微米。
“启动双眼3D测量机制。”一个提示呈现,随后郭泰来立即感受双眼仿佛有了一些窜改。
“停止节制睫状肌。”
一千个纳米机器人正在沿着血管往双眼部位挪动。起码也要几十秒的时候才气达到,怪不得没反应呢?
纳米机器人真好,真勤奋,郭泰来睡觉的时候,它们都还在兢兢业业的干活。
“钛合金?那玩意厂子里没有。”郭建军对加工质料是很感兴趣的,一句话就堵死了郭泰来从厂子里想体例的门路:“传闻天下现在一年统共才出产那么一两千吨,各种研讨院和特种质料厂都喂不饱,我们这个小厂如何能够有?”
“门框高度,2000.9235毫米。”
远视的底子启事是甚么?不就是因为睫状肌没法普通调度晶状体,使的晶状体变厚,导致外界物体没法成像在视网膜上吗?以是,统统的本源都是因为睫状肌。
“启动双眼3D测量机制胜利。”
“全面领受节制右眼睫状肌100%,全面领受节制右眼睫状肌完成。”
本来是如许的好玩意,只要本身目测就能够获得精准的尺寸,底子不消再利用任何测量东西就能切确测量到微米,还能估读到0.1微米,的确奇异啊!
“……”甚么也没有产生,郭泰来又是一头的雾水,这个甚么双眼3D测量机制到底是甚么?
“全面领受节制左眼睫状肌1%,2%……”
如许奇异的服从,用在加工制造业上,的确就是神器啊!也不晓得能不能更精准测量。
双眼目力已经调剂好,还启动了阿谁甚么双眼3D测量机制?郭泰来有点欣喜的展开了眼。
晶状体焦距平衡?不就是远视眼吗?说的这么清爽脱俗。郭泰来还会分歧意吗?谁乐意满头大汗的时候不断的扶厚厚的眼镜?
“晋升测量精准度请利用更精准的量具校准。”郭泰来这个动机刚一产生,就立即获得了答复。
这也让郭泰来对于钛粉的需求更加火急起来,得尽快获得钛粉然后增加纳米机器人的数量,不然的话,干甚么效力都很低啊!
“重新建立生物反射1%……”
“桌子宽度,1200.2712毫米。”
想想之前获得的好处,郭泰来只是踌躇了那么一秒钟,就立即挑选了同意。
昂首,看向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