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朝廷其他大臣,一个个也都围了上来,恭声向庞谢问好,此中就包含张准在内。
“恰是小僧,见过鱼总管!”快意僧赶紧答道。
鱼朝恩瞧见快意僧的行动,却没多说甚么,反而悄悄一笑,表示快意僧跟上。
正在解闻发楞的工夫,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仓促的马蹄声,转头望去,却见一队禁军骑士,纵马赶了过来,此中,纵马跑在首位的,竟然是大内总管鱼朝恩。
也不知是他天生便有礼贤下士的好风俗,还是时势过分崩溃,已经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义。
这类虚无缥缈的事情,只要小说里才存在,如果不是因为亲目睹到庞谢腾空虚渡,再加是他自小与快意僧一同长大,对这位师弟非常信赖,恐怕连一个字都不会信赖。
白石城最后建城的时候,就是为了戍守大江天险,故此,城池间隔江边并不算远。
这段时节,两方交兵的如火如荼,沿江两岸都有兵马戍守,筹办对付对方的突袭。
“解闻师兄,这位是东海仙山的隐士庞仙长,今次来中原游历,恰好让师弟我碰到,便向庞仙长讲了讲了中原这一场灾害,庞仙长出于义愤,决定前来拜见陛下,匡扶天下危局。”快意僧回身先容庞谢。
就在大江南北一片沉寂的时候,庞谢已经托着快意僧跨过江心,迈步宽达数里的大江,徐行在江南岸边落下。
庞谢哈哈一笑,大步向城中走去,李恪想要赶上几步,与他并肩而行,却踌躇了一下,并没有追上去,而是谨慎翼翼地跟在庞谢身后。
……
“前面但是快意僧么?”百丈以外,鱼朝恩远远喊道,声音淡然平和,却清楚可闻,足见内功身后。
“庞仙长才是客气,李恪不过俗世君王,如何敢与世外神仙相提并论?还请仙长进城一叙,李恪已备下薄酒,还请仙长赏光。”李恪恭恭敬敬地说道。
庞谢呵呵一笑,也不解释,俄然转过身去,面对大江,张口一吐,元屠剑突然飞出,化作一道赤色剑光,向江上蒸轮船飞去。
这句话说得熟络至极,就仿佛老友之间,打号召一样,如果不知情的外人,还觉得两人是故交老友,不管如何也想不到,两人是头一回见面。
一行人徐行而行,不过一刻钟的工夫,便已来到白石城下。
接着,就听连续串的爆炸声,十多艘蒸轮船一一崩溃,沉入江中。
“庞仙长的意义是?”李恪不解问道,他不知庞谢这话是何意义,所谓俗物说的又是甚么东西,心中不由起急。
还不等鱼朝恩张口先容,李恪便早早迎了上来,恭声向庞谢问好。
“啊?”解闻愣了愣,看了庞谢几眼,的确不敢信赖。
庞谢也不推委,微微一笑,说道:“还请鱼总管带路,恰好去见当明天子。”
不但是这些士卒心惊肉跳,就连领兵的和尚解闻,也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这一笑便是鱼朝恩做人的老辣之处,以快意僧的身份,本来没有资格与他同业,更没有资格去拜见天子,只是他初见庞谢,不知庞谢爱好,万一言语冲撞,反为不美,倒不如带上快意僧,万一有甚么潜伏的抵触,也好转圜一二。
鱼朝恩大喜,赶紧调回身形,安排禁军在前面带路,自家则陪在庞谢摆布,随口扳话几句。
“这个……”李恪有些不解,转头向鱼朝恩瞧去。
转眼之间,鱼朝恩来到庞谢身前,止住脚步,微微一笑,问道:“快意僧,不知这位先生如何称呼?还不先容一下!”
鱼朝恩早早便已打发人前去送信,故此,等他们走到城门下方的时候,当今陛下李恪已经带领群臣在城门下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