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纲奉朱棣之命放出了燕王欲水淹济南城的动静。过了两日,纪纲返来禀告:“禀殿下,铁铉等人致信殿下。”纪纲说着递上了手札。朱棣翻开一看,大笑着说道:“太好了,这些不懂作战的文人公然经不得吓,这便致信乞降了,他们说城中百姓惊骇兵械,让本王退兵十里,单骑入城商讨纳降事件。拿下济南便堵截了南北,再取南京便指日可待。快去筹办一下。”纪纲回声退去。一旁的道衍脸上暴露了些许疑虑,开口说道:“殿下单骑入城恐怕有诈。”朱棣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先生勿虑,现在守济南城的乃是一群文弱墨客与知名小辈,何如不得本王。”“如果诈降可如何是好?入城之时,还请殿下谨慎为妙。”朱棣边清算着本身的戎装边应着:“先生放心。”朱棣快步出了营帐,道衍赶快走到张玉身前:“张将军,快跟上殿下,那铁铉恐怕是诈降,殿下急于拿下济南,听不得我们劝了,你紧紧跟在殿下身边,定要细心些。”“先生放心,我定会护得殿下全面。马煜、三保,我们走。”张玉说完,带着马煜、三保赶快追了出去。
正在朱棣无计可施之时,铁铉伏在城头痛骂:“燕贼,你借靖难之名,行篡位之实。你不忠不孝,你大逆不道。你快用火炮轰下这济南城呀,让太祖天子看看你这狗彘不若的谋逆乱臣。”朱棣气愤之极,大喊道:“本王今后定要油烹了这铁铉。”朱棣气得在阵中踱来踱去,那铁铉还在城墙上喊骂:“燕贼!燕贼!”朱棣忍无可忍,大喊一声:“撤下火炮,攻城。攻陷济南城,油烹了铁铉,本王重重有赏。”因而燕军撤下火炮,猛攻济南,铁铉、盛庸等人率济南军民搏命抵当,这盛庸原为李景隆旧部,对朱棣用兵之道甚为熟谙,加上也是熟知兵法,勇猛善战,与铁铉一起将这济南城守得固若金汤,非论燕军如何卖力,就是攻不下这济南城,连续三月畴昔,燕军筋疲力竭,粮草即将用尽,再在此耗损下去对燕军极其倒霉,道衍看清了情势,便进言道:“殿下,长此下去,我军必士气大减,且在此消磨,粮草也不甚充沛,不如回师北平,再作计议。”朱棣听道衍言之有理,于建文元年八月回师北平。
朱棣在军帐中踱着步,俄然纪纲拿着一封手札走进军帐,朱棣快步迎上前去,问道:“济南城内有动静了?如何样?甚么时候投降?”纪纲将手札递到朱棣手中,“殿下请看,这是济南城内送来的手札。”朱棣赶快将手札拆开,信的称呼为《周公辅成王论》,朱棣细细看来,那信中竟然痛骂本身为谋逆燕贼,打“靖难”之虚,行篡位之实,可此信文笔不凡,足见写信之人才调过人。朱棣读信以后不但未怒,反而大赞写信之人:“这封信文笔非常,写信之人真乃才子。知不晓得这信出自何人之手?”纪纲答道:“回殿下,写信之人名叫高贤宁,是纪纲的同窗。方才是他把信送来的。”朱棣仓猝问道:“别人在那边?”“已经回了济南城中。末将方才问太高贤宁了,他言李景隆听闻殿下欲攻打济南,早便逃回了南京。现已被建文撤了大将军之职,现在守城的是山东参政铁铉与李景隆旧部盛庸。”朱棣的脸上暴露了几分不解,“怎的参政也守起了城池?”纪纲赶快答道:“铁铉本是卖力督运粮饷。李景隆逃回南京后,这铁铉便调集了盛庸、高贤宁等人誓死保卫济南城。”“高贤宁是你的同窗?”纪纲点点头,“是,此人很有才调,又极具时令。”朱棣翻看着那《周公辅成王论》,叮咛道:“待攻破济南城,切要留高贤宁性命。冒充传将出去,就说本王要放城外诸溪之水淹济南城。这帮文弱墨客定会惊骇,当时候济南城便不战而胜。”纪纲回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