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裴旻,见过郭尚书!”裴旻作揖问好。
保卫见面前这位号称文武曲星下凡的少年虽意气风发却毫无傲慢的感受,好感大生,亲身为他带路:“我先带裴公子司城司去报导,随后在带你去拜见尚书、侍郎、郎中等诸位大人。”
“老夫与薛老哥订交多年,细究起来,也算是你的长辈。老夫信赖老哥的目光,也不与你拐弯抹角。你……对当前的政局有甚么观点?”
新人入仕,拜见同僚,让相互熟谙体味,以增加事情时的默契,也算是不成文的规定,裴旻天然也要顺从。
裴旻本以外郭元振是要与他说武举的事情,却不想竟然问他朝中局势,惊诧之下,揣摩不准郭元振的企图安在。
裴旻觉得是武举的事情,依言在一旁坐下。
司城司对于裴旻的到来极其客气,乃至有些奉迎:裴旻现在名誉极高,只要不出甚么不测,前程一片光亮,在宦海混迹,分缘永久位列第一。
裴旻错愕的瞧着郭元振一眼,细细考虑了番道:“我感觉派一个擅于安抚较为保守的官员为好,我大唐目前军事疲软,东北费事,妄动雄师,劳民伤财不说,所赢利润全然不成反比,过于激进反而不美。最好是能够诱使奚族、契丹归附,相互安稳的生长,保护临时的战役。奚族、契丹是游牧民族,他们想要生长崛起,并不轻易,反之我大唐倒是不然。大唐目前经济妥当生长妥当,只要军事跟上,再培养汲引一些能够担负大任的后起之秀,重现太宗、高宗之势,指日可待。比及兵强马壮,粮草充沛的时候,找个借口,跟他们秋后算算总账。”
裴旻对于这个职位还是比较对劲的,起码是个管事的主事,不是令使之类的文书。不过没能进入夏官实在有点遗憾。想来也是,夏官是兵部的核心,卖力对外策画边兵调派等等重雄师事静态,一但进了夏官,要想出来却不轻易了。
裴旻点头笑道:“这回说的清楚,错不了,还请带路!”
郭元振那里晓得,他们中原一向在进步,外族一样再进步,进步的速率并不亚于他们。
郭元振听到前半句,不知主的点了点头:他们设法一样,皆是以保守为上。但听到前面,却有些不测,想不到裴旻小小年纪,杀心倒是不小,却非常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