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穿了琵琶骨,安郡王脸上的赤色刹时全无,惨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两侧滚下,看起来特别惨痛,但是没有人怜悯他分毫,只感觉皇上对他的惩罚太轻。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押着铁铸的樊笼出了虎帐。
逸郡王,“……。”
这要再火上浇油,估计真的就没命到京都了。
要换做他们,早咬舌他杀了,也省的活享福。
皇上听得一笑,道,“明儿就出发回京吧。”
人家但是神医啊,岂是军中那些大夫能比的,疆场之上,刀枪无眼,缺胳膊断腿是常有的事,一旦失血过量,就是个死。
献老王爷发话了,并且不容置疑,逸郡王很委曲,也得生受了。
可皇上并未筹算措置安郡王,三十多年前偷梁换柱,形成了多少悲剧,他不肯回想,特别想到这么多年,太后是如何宠嬖安郡王的,到处保护,皇上就算放下了当年的事,但是看到安郡王,还是忍不住想起来。
“话说返来,当初兴国公被除以千刀万剐之刑,安郡王的罪过不比他轻,那么痛苦的死法,如何不挑选他杀呢?”
二皇子找到了,并且入了虎帐的动静,早早的就送回京都,奉告皇后,好让她心安。
可皇上晓得,皇后不见到二皇子安然无恙的站在她跟前,她的一颗心就不会完整放下。
加上军中一堆粗狂的官兵,对本身粗糙的面貌不甚对劲,见天的往他跟前凑,但愿他能高举妙手,把他们变得略微俊朗一点的,并且侧重表示略微一点儿就行了,千万别整的跟二皇子那样的,这要走在大街上,保不准就碰到见色起贼心了……
当年双生子的事昭告天下,大师都晓得大皇子和镇南侯府楚大少爷长的一模一样,厥后二皇子和逸郡王一起进了虎帐,还引发不小的颤动。
逸郡王见了就笑道,“这一起,够他受的了。”
统统的亲王、郡王,除非惯例,都是降爵秉承的。
皇上看着新打下来城池的布局图,表情很好道,“护送安郡王回京是主要,是你们两个应当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