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骓心中迷惑,却也停下来等着。看得出张夫人是裹了小脚的,走路很吃力,一起过来,身形如弱柳扶风,摇摇摆晃,她身后还跟着另一个女人,贴身丫环的模样,在前面一叠声叫着“先生等一等”。
“哎哟,你可算是来着了!这几天正找你们呢,你等着啊,我去回报主家。”
一个男人站在屋檐下,穿戴玄色棉袄,头上戴着两只捂耳很长的棉帽子。他背上背着个长匣子,快有别人那么长了,拿破布缠着。别人问起来只说是土枪,打兔子用的。
他没等太久,内里的人很快出来了,然后客客气气把他迎出来。余骓进门今后看着院子里的安排内心啧啧奖饰——不愧是大户人家,好久没见到这类石桌石凳子了,院内另有个小水池,看那精美程度,雕栏都很像汉白玉雕的。
他婉拒道:“不了,我还急着去张家看看呢,大过年的不晓得能不能收着东西,这么冷,出来一趟不轻易。”
他站在门口刚要拍门,门却俄然从内里翻开了,一盏火油灯探出来,内里的人却只暴露一双眼。余骓愣在那边,内里的人对上余骓的视野,也被吓了一跳。
大爷又问:“要这些菜墩子做甚么?收归去当柴火?”
门房吃紧忙忙说了这句,也没等他反应,内里就没声音了,余骓被撂在内里,冻到手指头疼,他抄动手插_进袖筒里,还剁了顿脚,内心想,下次出来就再加层棉袄。
“你过来看看,这些东西,你能收多少?”
大门到二门中间是道幽长甬道,带路的变成个小丫头,对方不说话,余骓也没有主动搭话的意义,就一起寂静地跟着出来了。甬道绝顶宽广了一些——也有能够因为是夜里,他看不出太大不同。
余骓想起来他方才说内里就夫人一小我,进门前又悄悄问:“你家夫人是孀妇?”
“夫人要一起卖了?”
天气完整黑下来,余骓看不见劈面女人的神采,却也能从她的声音里设想到对方在难堪,这类大师闺秀能够一辈子都没碰上难堪的事吧。
“要不喝碗热水再走?”
只是二门还没到,余骓就闻声前面有人叫他,他下认识停下,过了一会儿,公然闻声有混乱的脚步声——竟是张夫人追出来了。
张夫人背对着小丫头举的油灯,看不入迷采神采,余骓说完等了一会儿才听到她说话:“你可莫要欺负我妇道人家不懂行道,这都是好东西,你随便给个收褴褛的价,我是不卖的,我还要现钱,大洋和金条,票子是不要的。”
大爷看着年青人清癯高长的背影,忍不住远远喊了一句:“走街串巷的不平稳,归去叫家里长辈给你找份安稳活计啊!”
吴侬软语,跟北方严格的寒冬格格不入。
“快往屋里避一避,这帮小丧门星……去去去!别在门口兵戈!才扫出来又扔上雪!”
他不由走神,中间的小丫头瞧见了,不断地对余骓使眼色。他猛地想起门房叮嘱他进了二门要低头的事,从速照做了,口中说着见过夫人,边意味性地弯了哈腰——他可不想货充公到就被人赶出去。
这二年常常有收旧货的人进村,要家里的旧碗旧盘子,花瓶也要,女人戴的银镯子也要,村里人大多叫他们二道估客的,他们本身感觉刺耳,自称“收老东西的”。
骡车进了另一个胡同,在挂着两个大红灯笼的门口停下了,余骓昂首看了看,借着灯笼恍惚的光,能模糊看到“张宅”两个字。这个村庄都是王姓,唯独一户姓张的人家,该就是这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