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异不再辩论,指向身边的唐周道:“马元义,汝欲见此人一面,本官全汝心愿,汝等有一刻钟可纵情相谈。”说罢,走出牢门,径直而去。
马元义却一脸欣喜道:“吾已留下种子,此身虽死,亦不枉人间走过一遭!”
如果其人乃纵横家一脉,专为搅动风云而存在,便可说得通了。
唐周拱手拜别道:“马兄,好走!”
口含天星动紫微,笔走龙蛇断是非。
“此诗典故,与先秦战国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相干,马渠帅于教中,亦是行勾连说盟之事,莫非汝乃纵横弟子乎?”
“诏曰:大将军何进,弹压承平道洛阳暗害有功,特封慎侯,食邑三千户,赐‘剑履上殿’之殊荣。责其全揽各州郡承平道剿贼事件,钦此!”
“汝不惧大刑服侍乎?”
……
喜好史上最惨三国残局请大师保藏:史上最惨三国残局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马元义手指四周:“偌大狱室,唯余二人,却无人监听,何也?盖因汝已经心全意委身朝廷,你我扳谈内容自不会坦白。故无需多此一举罢了!”
“世家资敌,把稳玩火自焚,大贤能师又怎能不知其弊端?承平道为前驱,自为厥后人铺路。厥后人,便是世家大族之掘墓人。”
唐周俄然冒出了一个大的猜想!
不得不说,马元义这诗还是有些东西的。全诗以乐府古风伎俩,通过"江山为樽、星斗为帐"的意象群揭示纵横家吞吐六合的派头。中段"半卷残简"与"三尺焦尾"构成器物隐喻,既指代纵横家的竹简文书与琴剑随身,又暗含"文能伏虎、武可惊雷"的两重特质。尾联"带血帛书"照应史实——张仪曾遭楚相楚挞吐血仍对峙游说,终究用染血的帛书完成连横大计,揭示谋士以命搏天的壮烈风采。
唐周没有答复,而是踱步来到壁前,口中轻吟整诗。
唐周越想越镇静,竟不自感觉紧握马元义双肩,脸孔狰狞,用力摇摆催促:“是耶非耶?汝定乃纵横先人!”
可令江河悬北斗,能教日月换东陲。
精神的疼痛,早已没法束缚这男人。
唐周蔑笑道:“厥后人乃厥后事,汝毕竟看不到了。”
洛阳,何府。
马元义转头望去,倒是洛阳令周异跟唐周来了。
唐周问道:“请说!”
马元义点头道:“多谢唐兄坦言相告!你我终不是一起之人。承平道与世家合作,乃与虎谋皮之举,树根已烂,焉能长成大树?然,吾亦有一言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