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女粉丝则全然不管不顾,持续拉着夏凡问东问西。
不知不觉间,宴会过半。
夏凡身侧的一众吹嘘声,愈演愈烈,顿时引发三楼一角上几位大佬的重视。
他不再完美了,可我们能怪得了他吗?他才是受害者啊!
喜好史上最惨三国残局请大师保藏:史上最惨三国残局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但是,他却遇悍贼,被毁容,不得已戴面具,行走人间。
额,至于这么夸大吗?
夏凡刚说完,竟然有几名女子抽泣起来。
世人齐齐望向夏凡。
想想,少年佳公子,翩翩世无双,多才多艺,天下着名,多么完美的人?这的确满足了统统闺中少女的胡想!
荆州刺史王叡作为此地最高长官,当即命令道:“来人,去瞧瞧何事如此鼓噪?”
来人清清嗓子,点头晃脑起来:“诗名《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现在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就当世人觉得夏凡会活力时,夏凡萧洒的耸了耸肩,笑道:“事无不成对人言!数月前,吾游历之时,遭山匪围攻,力战之下不敌,为其所擒。其首级,命人刻‘十三’二字于吾双颊,吾也因之自取表字,发愤十年内平此山匪,一雪前耻!”
夏凡能出来解释,本身就是一个姿势;并且解释合情公道:其昨日方至襄阳,并无拜访何人,诸事也未曾与荆州有干系,怎会心生嘲弄之意呢?
甚么?夏凡有评析观赏的才气吗?
更首要的是,这还模糊表白颍川之人有眼无珠,而荆州才子则截然分歧!
实在,不能怪夏凡这么想,因为男女思惟本就分歧。
如果人群散开的话,夏凡必然会认出,不远处的少女,不就是香坊内偶遇的神女吗?
夏凡没有答复,而是笑道:“吾丑,非吾之过;若明知已丑,招摇过市,以炫此丑,便为吾之过矣!”
如此少年,怎能不惹人垂怜?
“方才于楼下,遇一名仁兄考教,便以此诗应之。此诗乃旧作,因吾于颍川之时有感而发,非是针对诸位,还请周知!”
蔡邕是书法大师,自是眼力过人,短短数眼,便看出楷书的门道:“横平竖直,方刚正正,笔划清楚,有慎严峻气之感,兼具朴直不阿之美!当得起一个‘楷’字!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