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身心统统圆净。净德成绩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前虽彻意地乐。止在身心未名为遍。今则遍于依正。乐净圆融。天下身心无处不遍。殊胜妙乐以成净德。言胜托者即此净乐。是彼行者所依胜处。证此乐故名之为归 二结
但能执身不可淫欲。若行若坐驰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专意在此。故云但能执身等。驰念俱无者。由行六行厌下欲界是苦粗障忻上色界是净妙离。故得欲界惑伏。名爱染不生。由是命终即生色界。故云无留欲界。此即粗苦不起净相现前。便是净定。味此而生。名为梵众。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之所感也 二梵辅天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改觉。别得心机。寿千万岁。停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循环妄图。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心机谓长生之理。即上十种修炼之法也。言人中者。以仙趣无别总报。即于人身总报果上。加之前来十种修炼。转成仙也。妄图不真终随业坠 六天趣二。一列释诸天三。初欲界二。一列释六。初四天王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将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独一舍受与放心圆融。舍诸统统苦乐等法。于舍心中仍生胜解。于此决定忍可印持。不为异缘之所引转。故名胜解清净。由胜解力。于此圆融胜定当中爱乐随顺。令此胜定得无留碍。住心安闲。受用无穷。故云得妙随顺穷将来际等。问此有漏禅寿命有限。何得穷将来际耶。答此约得定报寿长远动经劫数。云穷将来。非约报后所论也。又此善定虽是有漏。而能随顺妙修行者。依第四禅激发此定。熏无漏禅。修愿智无诤边沿定也。下五那含亦依此定。起有漏无漏杂修静虑。若凡夫得更不学习。即许寿命有限。若贤人修。即得尽将来际。通此两向。凡圣同修也 三广果天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修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乐毕具。名为三禅 具大随顺者。一是随顺胜定二是离于忧喜。忧喜望乐俱为所厌。但是违境。故非随顺。今此妙乐人间第一。更无过者。方是随顺具足之义。安隐心中欢乐毕具者。意地异熟随顺安闲。乐极于此。纯一无杂。名为毕具。以此三禅名离喜妙乐地故。此地禅支具有五种。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支 四四禅者。然此一地总报业但有三品。感下三天。其无想天但是广果天中别报。凡夫境地上极于此。五不还者。自是贤人杂修静虑。资广果天故业令五品殊胜。只于广果总报之身生彼五天。与凡夫分歧。由是向下别为一段 文二。一四底子二。一释四。初福生天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苦乐心灭。敌对则亡。形待既无。故云不交。不交则无烦也。初灭苦乐二形待心。杂修初品。稍离定障。名为无烦。烦即障也。然下天亦离苦乐不名无烦者。以凡夫人忻厌暂伏非是永断。今约毕竟不生。故得此名也 二无热天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初二句蹑上。披音下正明此天。谓披能诠之教表现所诠之妙理。成所行之妙行。由是三慧既发妙乐攸通。定慧过前支林转胜也。言寂灭乐者。灭前喜相而生净乐。以喜相粗动此异熟乐恬怕沉寂。故名寂灭。定相犹劣。故名为通。始得此乐未广周遍。名为少净。净亦静也。有处亦名少静天故 二无量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