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如神毫不踌躇,朝春秋大阵边沿跑去。之前,他还能在这里轻易偷生,但是明天,任真若没法解碑,他就要一命呜呼了!
他想到些甚么,神采微变,侧身望向廖如神。
……
在那片山腰正对的上方,巨大云团会聚一处,似穹庐覆盖四野。一股浩大气味超出其上,披发着可骇的青光,覆盖整座桃山,为之披上一层轻纱。
拳势正且直,让人生出一种无处遁藏的绝望,仿佛只要你敢站在它面前,不管如何闪躲,它还是会砸落到你身上。
他们内心空落落的,仿佛体内某些奥妙的东西,俄然被人平空抽走。
他盘膝坐地,面对经碑,闭上了眼睛。
“还好有你在。这场大战的胜负手,就由你来当吧……”
二圣比武,各自修为崭露,竟使苍穹变色,仿佛要被撕成两半,随他们对峙!
儒圣这一拳,凝集着儒家一往无前的精气神,决然之势足可撼天。
只见杨玄机抬起左手,掌心间真力狂涌,灌注到幡棍内部。
拳尖之上,罡风暴起,浩然真力如潮流涌出,凝成一道敞亮拳影,没有涓滴外泄。它碾压向前,不像是在针对某小我,而是它火线的统统。
“春秋经?不成能,阴阳家不会看得上儒家法门。那座脉泉?以贤人修为,更不会在乎此物。额,莫非……”
十脉气机,将天下文人紧密相连,如有人猝然移走大部分灵力,能当即激发大师的共鸣,更切当地说,那是一种欣然若失的错觉。
书院后山。
六合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这是儒家浩然气激发的异象。
桃树下,气浪翻滚,空间混乱。
桃树下,董仲舒猛踏一步,右手一抬,那只拳头隔空朝杨玄机轰去。
廖如神把他的行动看在眼里,猎奇地问道:“你莫非不体贴这场胜负?”
“我说过,在这北唐,没人能打赢我!”
这两道真气,好似两条游鱼,头尾相衔,扭转追逐着,飘离幡面,悬浮在虚空中。
书院各处的人们,现在停动手中行动,不约而同地望向虚空,神采震惊。
面对这前逼一步,杨玄机还是退了一步。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幽冥之力,鬼神之机,实在变幻莫测。
董仲舒绽放气势的一顷刻,西陵书院统统儒生都感知到了。这类感知,并非从内部传来,而是源自内心。
几近同时,廖如神一样侧身,朝他微微一笑,“你也猜到了?看来野心勃勃、想放我出山的,不止你一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