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女的日常 > 第17章 王玉萱番外一

我的书架

来报信儿的是家里派在五哥身边奉侍的长随,家里几辈子人都在王家奉侍,那长随说她五哥被本家三房的人打断了腿,幸而被人救起,只是不晓得会不会落下残疾。

她觉得娘会为了五哥忍下来,却没想到她娘竟拉着她站了起来,“嫂子这是说的甚么话?我的儿子我最清楚,嫂子甚么意义我也明白,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嫂子又何必如许?嫂子如果不想见我,我明儿再来。”她娘拽着她往外走了几步,俄然又回身道,“传闻我那大侄儿就要进吏部了?进吏部好哇,天底下的官儿都是他管着,多少人眼红着呢。”

安设好了高低人等,第二天她娘就带着她去了本家三房。

孔氏娘家姓孔,出身衍圣公家旁支……的旁支,孔氏人丁浩繁,王老太太的娘家也并非甚么权贵,她父亲只做过两任小官,以是在本地也只是平凡人家。孔氏的兄长和王老太爷因为帮人打(和)架(谐)而结识,厥后就熟了,再厥后,就把孔氏嫁了畴昔。

按说普通家里的女人都是等光临出嫁了再往族谱上记名,记下嫁到哪儿,夫家姓甚名谁就得了,王老太爷却等不得,归正十房这一支的族谱在他手里搁着,王玉萱满周岁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的给记上了。

“……他家你二堂叔的闺女过两个月嫁人,他们要你……跟着陪嫁。”

她五哥自幼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十几岁就做了举人,却苦读多年,在三十多岁才中了进士。

动静传来时,百口都傻了。

当天归去,她娘就托了孔家在都城的一名管事的情面,给山青胡同一个姓夏的寺人送了两万两银子,传闻宫里有个出身都城王家的王美人,是三太夫人的孙女,这夏寺人奉侍的妃子娘娘恰是王美人的顶头下属。

青州王家是当初王晟的第十子传下来的,虽是个庶子,却也得了不菲的产业,经历数代人谨慎运营,王家十房在青州也算得上是有传承的大富之家了。

王玉萱从小就听身边服侍的人说,她家的地一眼望不到头,骑着马跑一圈得花大半天,给她家种地的耕户们排起来能把青州城围两圈,她父亲王老太爷从年青的时候就是个交游广漠的,满山东地界上跟他称兄道弟的不知凡几如此,不客气的说,王家的人出门就是横着走也没人敢管。

她记得好动静报来的那一天,百口高低欢畅的比过年还喜庆,她不谨慎弄坏了爹爹的一把好剑,爹爹也没活力,反而叫娘不要训她。家里请了七天的流水席,上门恭贺的人络绎不断,把路都堵了,十七哥跟着爹爹接待远来的客人,她娘直接给庙里捐了两千两银子还愿,五嫂红光满面,十七嫂那会儿刚生了小囡囡,十七哥就给小囡囡取了奶名“家喜”,意为家有丧事、百口喜乐。

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她娘连眼皮都不眨,她明白,如许的时候如果连银子都送不出去,就真的没戏了。

这时候更需求王五老爷在家镇着,看管财产免得被人所趁,毕竟青州王家男男女女几千口人,老是要用饭的。

她内心生出一丝不妙,“甚么要求?”

三岁认字,五岁读书,七八岁上开端学针线,不到十岁就跟着她嫂子学管家理事,能够说王玉萱生命里的头十几年就没碰到过甚么波折,幸亏她另有个严母,嫂子也是知书识礼的大师闺秀,倒没把她给宠成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娇娇女。

这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她给她娘擦了擦脸,“娘,我们归去吧,大哥不仕进也好,你看他们家,官做的倒是大,却连自家人也欺负,收了我们的银子还骂人,真……真不要脸!”

推荐阅读: 少年战歌     七星震天     怒战苍穹     医见倾心:你好,实习生     龙王奶爸     光阴童话     良妻难驯     海贼王中的修仙者     玄幻:重生成了一头猪     末世尘光     爱你,一错到底1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