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判夫人笑道,“都是如此,我们家的两个丫头也是,自从晓得要出来,心都飞了。”
唐曼宁躺在她身边,好一会儿没说话,曼春扭头看看她,推推她胳膊,“姐姐?”
一群小女人,天然不成能去庵堂外头玩,走了一段路,唐曼宁转头道,“我们去哪儿?我传闻这里有放生池,不如去那边瞧瞧?”
这放生池并不大,池边有座弯月形的石台,篆刻了“月潭”二字,传闻水月庵也是因这潭水而得名,挨着石台筑有石阶向下延长到池子里,山泉逆流而下,在这里被一道半人高的石坝拦住,会聚成一处小小的池子,碧色的池水不竭的顺着石坝流滴下去,好似一座小瀑布般,石坝边沿处长满了深绿色的青苔,上方腾空架起的石板桥上安了木栏,中间有一株歪脖树,树上爬满了凌霄花,花枝伸展,一簇簇的大红花朵仿佛小喇叭,在枝头顶风飘舞,煞是喜人。
曼春正看着一条红望天,瞧着它傻呆呆的模样乐得不可,听到杨玉桂的问话,先是愣了一下,才道,“我也不晓得,这事儿没定下之前,谁又能晓得呢?”
归去曼春就将杨玉桂的提示悄悄对姐姐说了,不过她没有提起名字,“知人知面不知心,谁晓得她里头是甚么样儿的?万一是个金玉其外的,今后还过不过太常日子了?”
唐曼宁搂着她,悄悄拍着她的肩膀,养了这些日子,mm身上总算有了些肉,她悄悄笑了一声,“你啊,既然晓得让我难堪了,今后看在我的面上,在太太跟前就多笑笑,免得太太看你不扎眼,连带着我也跟着挨骂。”
“我们家秘制的鱼食,这些小鱼儿最喜好了。”说着,将手里的鱼食往池子里一甩,“你看着吧,一会儿它们都得上来。”
杨玉桂站在石板桥上附身看了一会儿,俄然拽拽曼春的袖子,“快看!快看!还真有鱼呢!”
唐妍笑道,“罢了,我们在屋里说话,叫孩子们出去玩吧,干脆这里只要我们这几家,并没有外人,她们可贵出来,我们也松快松快。”
黄明珠问唐曼宁,“传闻你表妹也来了?”
看了会儿鱼,杨玉兰见黄明珠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就把本技艺里装鱼食的荷包给了她,本身和陈三女人去一边说话去了。
唐曼安好静地想着苦衷,嗯了一声,半晌才道,“这原就不是焦急的事,母亲……太火急了,”她翻了个身,面对mm,“你说――会不会是阿谁周嬷嬷说了或是做了甚么事,才让母亲这般焦急?之前她但是说过的,要娶儿媳妇,只会从都城的世家里找,现在竟然要相看陈三如许的人,也太……”她抿着嘴,话未出口,意义却很较着。
别人见她露了这一手,也都凑过来看,杨玉桂喊道,“哎!哎!别都过来呀!这桥也不宽,塌了如何办!”
唐曼春没想到竟然另有这么一桩事,呆呆愣愣的就被姐姐拉走了。
杨玉桂深有同感的叹了口气,“就是啊,这类事都是爹娘做主,我们那里能说得上话?”
得知孙、沈二人是刚从海上返来,久不见故乡,是以出来逛逛,就问他二人想去那里,又保举道,“本日白云寺那边有庙会,不如去看看,虽多是些乡野间的村夫村妇,戏倒是好戏。”
唐曼宁念叨着归去也要种两盆。
杨玉桂看了看姐姐的身影,小声问曼春,“你们家是不是要和陈家攀亲?”
看到mm发楞的模样,唐曼宁笑了起来,“这下晓得了吧?好了,别呆了,刚才出去的时候我瞧见那边有一片花开得好,我们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