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飞遁速率极快,已经超越音速,声到人到,晃眼间呈现在傅则阳面前,长得又黑又瘦,跟千年的僵尸仿佛,一双碧眼凶光闪动,不穿衣裤,只用鸟毛树叶制成一条短裙,一扇云肩裹住关键,手持鸠杖,满面带笑:“自昔年小灵山一别,神君风采更胜当年了!”
鸠盘婆始终念着这点“点化”之恩,既知收敛,以避将来灾劫,也想体例交好峨眉,尽能够地向正教挨近,洗白本身,并还昔日的恩典。
“你的本领不小,可惜神通越大,造业越多,重业压身,固然此时欢乐,将来等寿命结束之时,仍然出错,万劫不复。”
鸠盘婆辩道:“广修善缘,仇敌越来越少,朋友越来越多,天然人劫天灾转少。何况道友莫非不知,天劫策动时,亦有仙界赏善罚恶之神助持,更有异界魔神隔空滋扰。若能积修十万功德,善神保佑,天劫能减弱三成。若修百万功德,不但善神保佑,诸天护持,连群魔亦不能害,魔劫再减三成。而如道友所说,我们为不足,众生为不敷,我们普度众生,广兴布施,恰是损己之不足以补众生之不敷,天劫一减再减,终至于无,岂不成喜可贺?”
哪怕佛教有“广修扶养”“忍辱普渡”的奉献教义在,也是因为他们发明了众生本质一真不二,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师共同敷裕的成果,本身敷裕也包含在内。
傅则阳畴昔道魔双修,找到两家的不异点,也找到了相悖的处所,他学习三丰真人的境地,跳出两家的藩篱,以究竟为根本,去圆融两道为一道。
傅则阳道:“魔之一道,由人道情欲望而生发,随顺众生,取补之余,要给众生欢愉,众生喜好美人,我便送与美人,众生喜好财帛,我便送与财帛,众生喜好功德,我便送与功德,凡此各种。我们用取自众生之资帮忙众生变现欢愉,抵抗灾劫,共同在此界清闲欢愉,此为大安闲。似佛门极乐,乃假极乐,要人放下统统欢愉而得至乐,实非真正乐事。”
她说了一番言辞诚心的话来给餐霞讨情,并拿出长眉真人当年那套“点化”她的说辞来劝傅则阳弃恶从善,好避天灾人劫。
傅则阳笑道:“优昙道友,你终究来了。”
他畴昔没有修过佛,现在听得优昙讲的这番“佛门正宗”之理,与事理分歧,与魔理更是冲突,他再用三丰真人的那种境地去试着贯穿融汇。
傅则阳看时候还早,便也想点化与她:“天之道,损不足以补不敷。截长补短,损高补低,如热量从热向冷,浓度从浓转淡,此是天然规律。我辈修行人,与普天下的凡夫来讲皆是不足,为大道所损,是以方有天劫,跟你杀人与否,做多少善功善事有甚么关联?”
此人恰是鸠盘婆,她在深山蛮荒之地创建赤身教,收些化外番民做教众,亲传弟子却只要三五个,邪术高深,当年在红莲法会坐位非常靠前。
“好大的派头!”鸠盘婆听完咋舌,“如果旁人说出此话,我只当作是妄言妄言,这话由神君口中说出,我倒是要信的。只是我有一事不明,请神君为我解惑,既然神君不屑善功,当年为何还要去北极带领群仙挽救天灾,积修数百万的功德呢?”
傅则阳笑道:“想必这就是当年长眉真人给你讲的避劫之理了?确切有些事理,但这是仙道佛道,却不是我们魔道。魔之一道,损众生之不敷以奉己身之不足!天神欺我,我便灭了天神,魔神害我,我便奴役魔神。天劫不敷惧,魔劫不敷惧,人劫亦不敷惧。与天斗,与魔斗,与人斗,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如此才是魔门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