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的母亲,我就痛彻心扉。孩子,我来讲讲我母亲你奶奶的故事。讲之前我先痛哭一场吧。在这沉寂的只要我一小我的午后,母亲,业已大哥中风无所顾忌的我,放声为你一哭。这哭早退了几十年。哭完我来渐渐报告。我不幸可敬的母亲啊。
汪家发财的这位先人传闻是四川人。他是清朝举人。不但书读的好,并且还会武功。文武双全啊。更可贵的是长的还一表人才。我小的时候看过他的画像。过年祭奠时祠堂就会挂他的像。穿戴清朝的官服。一脸严厉的模样。他的画像两旁还挂着他两位夫人的像。我当时小,对画像不太存眷,也没有审美妙念。不知两位夫人长相妍媸如何。只记得祭奠时,在袅袅青烟中,我在母亲的牵引下,学着世人的模样对着那三幅画像三叩首。传闻清朝当局把他派往台湾去剿除海盗,族谱上写的是台湾道台。我猜测那他就是台湾海防道台了。传闻人都叫他汪时候。提及汪时候,人都伸出大拇指啧啧称奇。时候是他的字号吧。汪时候娶妻陈氏。可陈氏一向未生养。汪时候去台湾上任前跟他的恩师告别。恩师为他饯行。他酒后哀叹无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中国人的第一理念。恩师家有一被父母宠嬖的蜜斯。倾慕他文武双全长得帅。闻言甘心嫁给他。恩师也喜爱这个年青同僚,竟应允了。这个在戏剧中见到的事在实际中产生了。以是汪时候好艳福又娶了一美妻。并且还是大师闺秀。这个大师闺秀还是个才女。能写诗会作画。两位老婆随他入台。民国时风行平妻。汪时候但是前锋早在清朝就平妻了。汪时候对小娘子那是宠嬖有加啊。带她游遍了台湾的山山川水。这个才女还写了一部纪行见闻,名为《台湾风情录》。我小时候听大人提及,非常猎奇。死缠烂磨从族长手里借了拿家里看,是一本发黄的手札。书皮已有小破坏,在背面又粘贴了一张纸。以是书皮厚厚的硬硬的。翻开来是手写的清秀的小楷。用繁体白话文写的。当时我识字未几。看得半懂不懂。这本书连同家里统统的藏书,另有族谱及汪时候与两位夫人的画像在文革中被放在装河泥的泥巴凼子里烧毁了。我目睹红红的火舌舔舐淹没这些黄黄的灰灰的薄薄的脆弱的纸本。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些贵重的文物化为灰烬。现在想来更加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