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子夺唐 > 第六章 分封

我的书架

这此中当然有李泰自幼宽胖体弱,不宜远行的原因,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宠嬖也是必不成缺的。

秦若非天子荒淫无度,横征暴敛,逼得天下百姓揭盖而起,断无短折之道,而汉初便有七国之乱,若非名帅周亚夫力挽狂澜,也早已江山易主。

李恪点了点头,接着问道:“若依岑师和先生而言,分封诸王之事于国益否?”

李恪听了岑文本的话,深思了半晌,接着俄然想起了甚么,因而问道:“岑师可知当时力反此事的何人?”

岑文本回道:“乃是时任中书舍人的李百药。”

李承乾之所为为太子,稳坐东宫,除了他本身嫡宗子的身份外,更首要的是他的身后还站着两个巨擘。一个立朝功臣,翅膀故交遍及朝堂的长孙无忌,而另一个,乃至远比长孙无忌更加首要的便是六宫之主,母范天下的长孙皇后。

三人方一坐定,李恪便开门见山道:“迩来长安事多,昨日本王自宫中获得动静,有人已向父皇进谏,欲待本王册妃以后便封本王于扬州,以楚王府一脉永镇淮南,是为藩王,此事若成,恐怕本王今后难入长安,岑师和先生可有良策?”

李承乾虽也聪敏,但一定会有这么深的心机,更何况眼下李承乾自顾尚且不暇,又哪有工夫去对于李恪,最为能够的恐怕也就是长孙无忌这只老狐狸了。

东宫当中都有李恪的眼线,而楚王府中自也有长孙家的眼线,说话天然也要谨慎些,说着,带着岑文本便进了阁房,而在阁房当中,王玄策也已在此中等待。

“弟子无状,进京之初本当亲身上师门拜见,然无法有要事相商,故只得请岑师来此,还望勿怪。”岑文本刚进楚王府府门,李恪已在内门等待,赶紧上前对岑文本道。

贞观元年七月,李世民便曾传宰相萧瑀入宫,问及分封之事,萧瑀当时便奏对有言:“臣观前代鼎祚以是悠父老,莫若封诸侯觉得盘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过了半晌以后,岑文本问道:“此计倒不像太子所为,但是长孙无忌所出?”

分封之事古便有之,郡县之事古亦有之,凡新朝立国之初,必有此争,而文臣,在此事之上也大多所持不异。

长孙皇后已经盯上了李恪,李恪的内心天然不是滋味,至于分封扬州之事,更是一向像是一块大石压在李恪的心头,这类滋味并不好受,故而一早李恪便命人将岑文本和王玄策请了过来,商讨此事。

萧瑀以秦立郡县,二世而亡,汉建分封,鼎祚连绵四百载而论,主分封诸王,深得李世民之心,此番长孙皇后又提此事,李世民天然动心了。

次日早后,延康坊,楚王府。

秦以是二世而亡,在其暴政,不在郡县,汉之以是鼎祚四百载,在天下民气,不在分封。

李恪之言方落,岑文本和王玄策的眉头都不由皱了起来,正如李恪所言,储君必当坐镇长安,一个永镇外藩的皇子是成不了储君的,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

分封之制,分天下于宗室各王,以天子诸子分治江山,权在皇室,多和帝王之意,但郡县之制却分歧,郡县之制于各郡县置官,文臣治国,上承下接,权在臣,便是文臣所主。

岑文本与王玄策闻言,顿时了明白了,难怪李恪如此慎重,本来此事竟是长孙皇后的意义。

自古以来,凡后宫女子,必是母凭子贵,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宠嬖尤甚,到了长孙皇后这边,便成了子因母贵。

推荐阅读: 我最讨厌女人了     一品才女,帝君霸爱小娇妃     权倾天下之将门冷后     余情与你共白首     总裁追妻定理     武道仙农     箭神在星空     农村异事     爱到深处,总裁的心尖暖妻     寻骨行纪     美女总裁的贴身房东     回到八十年代当首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