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无能,未能保得殿下南归,还请殿降落罪。”颉利回绝了郑元寿迎李恪南归的要求,一出大帐,郑元寿便对李恪欠身拜道。
方才在大宴上,郑元寿既是用财宝引诱了颉利,也是但愿那些部落首级能够被郑元寿带来的大唐珍宝迷住了眼睛,借此由各部首级向颉利施压,放李恪南归,可赵德言却恰好提出以良马作为筹马,借此互换郑元寿带来的财宝,叫郑元寿打算落空。
汉人一向信奉一句话:“繁华不归故里,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郑元寿闻言,忙道:“殿下谦善了,殿下以一己之利庇护关中,其重更胜十万雄师,大唐满朝高低无不敬佩。”
赵德言既然助他对了康苏密,要了康苏密的命,想必与他还是没有太多不满的,可他方才在大帐中的作为却又恰好是在针对本身,一时候李恪也说不上赵德言的目标了。
“平空呈现?赵德言如许的人,背井离乡,来到这北地,为的不就是繁华繁华,正所谓繁华不还家,如锦衣夜行,莫非如许的人还查不出他的根柢吗?”郑元寿闻言,不解地问道。
郑元寿道:“赵德言其人,臣在北上之前也曾听闻过,只是没想到他竟这般奥秘。”
早在春猎那日,李恪便曾命王玄策暗里调查赵德言的环境,可王玄策调查了好久,却始终得不到更多关于赵德言的动静,仿佛此人就是平空生出来的一样。
李恪拱了拱手道:“有劳郑大人相告,既然父皇、母妃无恙,本王虽身在北地,心中也便少了很多牵挂了。”
李恪从郑元寿的手中接过信封,拆了开来,低下头一眼望去,杨妃清秀的笔迹映入了他的眼中。
郑元寿回道:“殿下尽可放心,现在陛下虽登九五,但还是每日弓马不缀,圣体还是健硕。至于贵妃娘娘,臣北上之前贵妃娘娘曾传臣近前嘱托,依臣观之,贵妃娘娘思念殿下,身子虽肥胖了些,但却还算安康。”
李世民出身行伍,少年参军,身强力壮,他天然不需操心,李恪独一担忧的便是母妃杨氏,既然郑元寿来之前曾见过杨妃,杨妃身子无恙,李恪便就宽解了。
李恪便走便道:“十万雄师?郑大人谬赞了,本王不过是做了皇子该做之事。只是本王身在北地,与长安相隔千里,不能奉孝御前,却不知父皇与母妃身材可还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