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隐士,当如是也。”李恪站在药庐前,看着面前粗陋的几间板屋感慨道。
但官家的却也一定就是最好的,起码在李恪的眼中,唐立国之初,天下最好的大夫绝非太医令王琼,而是名垂千古,活人无数的药天孙思邈,而孙思邈的药庐便在这终南深山当中。
李恪闻言,笑道:“终南山之大,此处更是偏僻非常,想那些所谓的终南名流若当真想要做那避世高人,大可往西多走上几步,来这南梦溪,保管帝王想寻都寻不得。”
李恪之言出口,过了半晌,药庐内走出了一个须发半白,精力矍铄的老者,乍一看去,最多也就是知天命之年,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年近百岁的白叟。
李恪的话早在孙思邈的料想当中,此前朝廷邀他前去宫中为官,孙思邈脾气淡泊,天然不肯,纵是回绝了也无不成。
孙思邈虽是在山中修药书,但倒也并非全然与世隔断,李恪命人细心扣问了居于终南山中的山民,毕竟还是问到了孙思邈的住处。
只不过李世民在贞观元年,也曾遣人前去终南山延请孙思邈,邀其入宫担负太医令一职,但孙思邈志在著书,只在宫中待了几日便去官拜别了,李世民也拿他没有半点体例。
而自昨日李恪入宫进谏以后,李恪便向李世民提及了孙思邈之事,孙思邈名声在外,李世民虽贵为天子,却也晓得。
可现在李恪倒是奉皇命而来,请他救人,孙思邈倒是不便直接回绝。
李恪看着山路两旁的景色,红果伴花,虹霁如弦,奇色绝美,李恪不由对身边的王玄策感慨道:“想不到这终南山中另有如此名胜,若本王早知,早该来此一览了。”
李恪拱手回道:“小子乃大唐楚王李恪,此番恰是奉父皇之命前来,请孙真人出山互助。”
孙思邈的药庐位在南梦溪旁的密林以外,临溪而建,李恪寻了半晌方才得见。
药庐处所不大,莫说是与李恪华屋千间的楚王府想比了,就连长安平常的流派人家都有所不如。
孙思邈问道:“却不知要救的是何人?”
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话,也附和地点了点头。
孙思邈拱手回道:“本来竟是楚王劈面,老道多有失礼了。”
【送红包】浏览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存眷weixin公家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老者开了门,一眼看去,见门外站了十多人,如此阵仗,又看了看站在世人最前,穿着华贵、气度不凡的李恪,心想必是朝中哪家权朱紫家向他求医来了。
李世民救杜如晦之命心切,既李恪志愿跑着一趟,李世民自无不允之礼,当即便应了下来,赐一应符节,着李恪往终南山。
李恪一众到了药庐以外,李恪的保护便要上前叩门,不过却被李恪伸手拦了下来,孙思邈乃当世名流,岂可随便怠慢。
李恪道:“父皇欲请先生出山救人?”
孙思邈虽隐居在此著书,但他也并非全然与世隔断,李恪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
孙思邈居于南梦溪,位处终南山要地,李恪骑着马,在王玄策及一众王府亲卫的伴随下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往山中探行。
孙思邈生性淡泊,没有太多的心机同李恪在此闲谈,因而问道:“方才殿下口言奉皇命前来,却不知陛下传诏有何要事?”
不过此次李恪为了救杜如晦性命,还是向李世民请缨,奉帝命,以亲王之尊亲身前去一趟终南山,请孙思邈出山,孙思邈倒也没有回绝的事理。
可不料孙思邈听了李恪的话,当即摇了点头道:“如若病的是杜相,请恕老道不能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