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半晌,校场上的其他十五场比试,也已有了成果,十六位取胜的军校再次停止第二场比试,这第二场比的是步战,十六名军校每人一面盾牌,一柄钝刀,战鼓一响,比试再次开端。
杨志周身高低盔明甲亮,洁净利索,与出战之时无甚两样,只在左面护肩吞甲兽的沿上蹭有一处白灰,而再看站在一旁的周谨,倒是盔歪甲斜,更是如同掉进了灰桶里,浑身高低沾满了白点,总有三五十处之多。
即是春三招一过,杨志脚下交叉错步,身形一转,早已闪至于春身后,杨志恼他出言相辱,便用左手盾牌在于春脑后悄悄一磕,于春立时扑倒在地,昏死畴昔。
吴成见第二箭又再不中,心下早就慌了,急取第三枝箭,左手持弓,右手搭箭,将弓扯得尽满,用尽了平生力量,一箭向杨志射来。
吴成见第一箭不中,心中不免烦躁,便忙向箭壶内取出第二枝箭,再一箭向杨志射来,杨志听得箭来,却仍不转头,当即左手抬弓,只用弓梢一拨,那箭就早被拨到草里去了。
此次与杨志对阵之人,五短身材,极其细弱,面上尽是横肉,二人互通了姓名,才知那军校名叫于春。
梁中书见杨志毫无惧色,心中欢畅,笑道:“好,我知那索超有匹好马,唤做踏乌黑玉驹,乃是匹千里良驹,而我见你的坐骑倒是过分孱羸,上不得阵。
杨志在顿时听得脑后弓弦清脆,却也不转头,单身子在马背上一伏,那箭便已是擦着盔樱飞了畴昔。
只是因为军内自家比试,怕伤了军卒性命,以是枪头并未开锋,内部再用毛毡包裹成团,而在比武之前,倒是先用枪头在灰桶中沾了白灰,并对之即,便以中白点多者为负。
而校场上众军见杨志不但技艺高强,箭术也是如此高超,无不大声鼓噪喝彩。
杨志面不改色,顿首道:“恩相有命,敢不向前。”
第三场比试的是射箭,由第二场胜出的八人分作四对,轮番上场比试,停止比试的二人,每人一张弓,三枝钝头箭,两人纵马对射,要在三通鼓的时候内将三枝箭全数射完,先中箭者为负,若三枝箭射完,两人皆未中箭,便取箭再比,直至分出胜负。
杨志答道:“小人不知。”
杨志出身将门,杨氏一族自五候令公杨业以下,累代在大宋军中为将为帅,家学自是渊源,杨志更是自小便已学得兵法韬略,此时一身的战策策画,在大宋军中又有几人能比。
此番又是杨志作为第一对出场比试,与杨志比箭的军校名叫吴成,杨志与吴成在顿时互一抱拳,便催开战马,围着校场绕圈飞奔。
此时吴成手中已经无箭,正自惶恐,杨志却在顿时忽地回身,持弓在手,虚扯弓弦,吴成唬得当即拨马便走,直跑至兵器架前,取了一面盾牌,护住身子。
杨志不费吹灰之力便又胜了第二场,而第二场合有人的比试也很快全数结束,校场之上只剩八人,世人参加下歇息半晌,再开端第三场比试。
“贼配军,看刀!”于春脾气暴躁,听得鼓声一响,立时大喝了一声,挥刀便向杨志砍来。
我这里有匹青鬃玉华骢,正可当得索超的踏乌黑玉驹,别的我这另有一条‘九转青龙枪’,也是天下少有的利器,本日便将这枪马一并赐了与你,你可要好生在乎,莫要让我绝望。”
校场上众军见杨志竟然如此之快便即取胜,无不大声喝采,梁中书也甚是欢畅,笑着挥挥手让杨志下去歇息,筹办下一场比试。
杨志校场争功,已是连胜四场,随即便要停止最后的第五场比试,这第五场就只剩最后胜出的两人,由两人各自拔取趁手兵器,以本身最为善于的技艺停止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