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水又东迳筑阳县故城南,县故楚附庸也。秦平鄢郢,立觉得县。王莽改名之曰宜禾也。建武二十八年,世祖封吴盱为侯国。筑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筑口。沔水又南迳高亭山,东山有灵焉,士民奉之,所请有验。沔水又东为漆滩,新野郡山都县与顺阳筑阳分界于斯滩矣。
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立为襄阳郡。荆州刺史治,邑居隐赈,冠盖相望,一都之会也。城南门道东有三碑:一碑是《晋太传羊祜碑》,一碑是《镇南将军杜预碑》,一碑是《安南将军刘俨碑》,并是门生所立。城东门外二百步刘表墓,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伉俪,其尸仿佛,色彩不异,如同平生。墓中香气,远闻三四里中,经月不歇。今坟冢及祠堂,犹高显清算。城北枕沔水,水中常苦蛟害。襄阳太守邓遐,负其气果,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斩蛟,流血丹水,自后患除,无复蛟难矣。昔张公遇害,亦亡剑因而水。后雷氏为建安处置,迳践濑溪,所留之剑,忽于其怀跃出落水,初犹是剑,后变成龙。故吴均《剑骑诗》云:剑是两蛟龙,张华之言不孤为验矣。沔水又迳平鲁城南。城,鲁宗之所筑也。故城得厥名矣。东对樊城,仲山甫所封也。《汉晋春秋》称: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有一老父,独耕不辍。议郎张温使问焉。父啸而不答。温因与之言,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城周四里,南半沦水。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会沔水泛溢三丈有馀,城陷,禁降。庞德奋剑乘舟,投命于东冈。魏武曰:吾知于禁三十馀载,至临危受命,更不如庞德矣。城西南有《曹仁记水碑》,杜元凯重刊厥后,书伐吴之事也。
又南过筑阳县东,筑水出自房陵县,东过其县,南流注之。
杨仪居上洄,杨颙居下洄,与蔡洲相对,在岘山南广昌里。又与襄阳湖水合,水上承鸭湖,东南流迳岘山西,又东南流注白马陂水。又东入侍中襄阳侯习郁鱼池。
沔水东迳穀城南,而不迳其东矣。城在穀城山上,春秋谷伯绥之邑也。墉闉颓毁,基堑亦存。沔水又东南迳阴县故城西,故下阴也。《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是也。县东有冢。县令济南刘熹,字德怡,魏时宰县,雅好博古,讲授立碑,载生徒百不足人,不终业而夭者,因葬其地,号曰生坟。沔水又东南得洛溪口,水出县西北集池陂,东南流迳洛阳城,北枕洛溪,溪水东南注沔水也。
县治故城南临沔水,谓之酂头。汉高帝六年,封萧何为侯国也。薛瓒曰:今南乡酂头是也。《茂陵书》曰在南阳,王莽改名南庚者也。
又东南过酂县之西南。
内有一碑,笔墨消逝,不成复识,俗相传言是《华君铭》,亦不详华君何代之士?
又从县东屈西南,淯水从北来注之。
泛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泛口也。沔水又南径阙林山东,本郡陆道之所由。山东有二碑:其一即记阙林山,文曰:君国者不跻高堙下,先时或断山冈,以通平道,民多病,守长冠军张仲瑜乃与邦人筑断故山道,作此铭。其一《郭先生碑》,先生名辅,字甫成,有孝友悦学之美,其女为立碑于此,并无年号,皆不知何代人也。沔水又南迳筑阳县东,又南,筑水注之。杜预觉得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县界,县以黄初平分房陵立。筑水东南流迳筑阳县,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接受石,所未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