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了一阵,崔笙只好道:“那行,兵法的话,我去网罗一下,你看是等一会,还是我明日着人给你送来?”
崔笙内心叹了口气。
目前不筹算分开北镇抚司。
温润如玉的谢长衿一本端庄,“十一本没有。”
人比人……得气死。
却从没想过走枢密院。
仅是那一抱书,就得值万金,能不心疼么……
目前已知统统事情,异人大范围呈现,皆是女帝陛下即位后永安元年的事情。
李汝鱼当真的点头,“不去。”
咳嗽了几声,“我书房里倒是有几卷,只不过可否多嘴问一句。”
兵法?
崔笙惊诧,“借书?”
李汝鱼想了想,“等一会吧。”
崔笙起家,“你稍坐半晌。”走出中堂,对院子上面的丫环说道:“去,带些点心来。”
小半个时候后,崔笙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个奴婢,搂了一抱的线装书,这位知州笑道:“可惜了,如果在清河,我倒是有更多的兵法,不过来到差,为了消遣也带了些,都送与你罢,先拼集着看,如果看完不敷,再来知会一声,我着人从清河送来。”
崔笙口瞪目呆:“不去插技术科?”
礼部正儿八经走流程的公事文宣召,插技术科,这意味着甚么?
心更疼。
崔笙顿时感觉更加肉疼并且心疼,就要黑脸,却听得这位青年笑眯眯的道:“倒是有《春意浓》一册,非手抄的珍本,不晓得崔大人有没有兴趣借阅,借阅,借阅罢了。”
崔笙哈哈大笑。
李汝鱼笑了笑,“崔大人是不是迷惑,我一个少年,尚在北镇抚司,有赵长衣提携,现在又要被宣召去临安插技术科,为何要看兵法,走这盘曲路?”
谢长衿却不言语,只是看着远处李汝鱼消逝的方向,道了声勿负所望啊……
李汝鱼笑道:“艺科我不筹算去,北镇抚司也不是久待之地,待我操纵北镇抚司办完了一些过后,大抵味去北方罢。”
来年大肆,必定一甲中第。
崔笙顿时眉开眼笑,“当真?”
崔笙的宦途打算,是退隐处所,然掉队入朝堂中枢,走进六部,再以后看天用饭,若能进三省那是最好,如果不能,能成一部侍郎也算满足。
必将悬名《咏絮录》。
巧的是,这是一对叔侄,陈郡右谢,欲要大鹏展翅,同驰左谢于陈郡。
先前还觉得李汝鱼前来,是因为今岁秋中艺科的事情,未曾想倒是借书,转念一想,莫不是这少年郎要从书法上动手?
但这些书市道上可买不到。
李汝鱼点头,“我去城内书坊看了,各种册本都有,但极少有关于军事战略的兵法,有那么几部,也是粗写滥编,此中行兵布阵、后勤等诸多事情,皆是信手拈来,良莠掺杂,实在难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