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不会傻乎乎的和赵桓冒死,尽管隔岸观火就是了。
不等赵佶说完,赵桓已经厉声打断:“甚么南京!此乃我燕云十六州,中原故乡!”
“儿臣卖力厉兵秣马,修建工事,荡清易州叛党妖孽,吸引金人,使其军事重心南倾。”
“呵呵呵,您若能成事,就连老奴都可觉得您包管,普天之下,再无任何人,能与您争抢易州。”
“朕给你十天时候!”
好久以后,赵佶这才冷冷回应。
“易州直面南京道……”
赵佶没有吭声,他的思路运转极快。
但是……
“辽已经靠近亡国,中京尽数落入金人手中。”
赵桓内心也很清楚,想要厉兵秣马,与金人死战,就必须获得赵佶的支撑。
就连周浦阿谁硬骨头,都只是进谏罢了,毫不会如此无礼。
再如何说,赵桓也是皇宗子,更是获得了天下义士,汴京文人,以及显肃皇后的支撑。
御书房门外,人头攒动。
在他看来,赵桓只不过是满腔热血的莽夫罢了,对军事国策一窍不通。
“像你这般孝子,朕岂能轻信?”
赵佶几次想要命令,直接把赵桓拖出去,押入宗正寺。
“老奴擎等着您带回二百贼首。”
童贯之以是如此有信心,只因这场赌约,赵桓必输无疑。
“高拖山,可知此人?”
“呵呵呵,王爷可知……谁在易州?”
高拖山活动到了易州,意味着,会有大量叛军在易州活动。
“儿臣觉得,这九十二万贯岁币,与其便宜了金人,不如锻造出一支虎狼之师。”
童贯早就听到父子二人的怒喝,得知以易州和储君为赌约,童贯不但没有禁止,发到奸笑不竭。
六部朝臣撇了下嘴,没人吭声。
“直接易州猛攻便可!”
找人背黑锅的动机,再一次从赵佶的脑海中闪现。
“易州也多有义兵,且与易州兵互有勾连。”
一声突如其来的怒喝,竟将赵佶震得目瞪口呆。
自汴京到易州,就算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一来一去也要五天时候。
同时还和翰林院以及礼部,胶葛不清。
换言之,留给赵桓讨逆平叛的时候,只要戋戋五天。
“赎买九州一事,木已成舟,就算陛下不顾影响,立即调集兵马,押送岁币北上,也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