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锅子腾出来,将米煮到还剩一点硬芯,入甑子蒸熟。
八娘不由得合什:“小幺叔真是宅心仁厚,不说别的,有这技艺傍生,今后在程家书坊,都有一碗饭吃。”
最后还要将炒熟的花生剥去红皮,压成花生碎。
三斤豆子,满满一大铁锅的豆花,起码能盛出百碗来。
苏油说道:“城里浅显的汤水早点,一份是十五文,加上炊饼,就是二十多文;晚餐在外边简朴吃,普通是三五十文。”
另有粉蒸肉,粗米粉加五香粉和食盐,加点米酒,姜末,辣米油,红糖获得裹料,拌上五花肉,或者排骨,肥肠,南瓜打底蒸出来便是。
“我们这个早餐,吃过后是真抗饿的,完整能够当晚餐卖,是以我筹办一碗豆花,一碗大米饭,泡菜随便,米饭可加一次,收三十文;如果要加菜,加梅菜扣肉和粉蒸肉的话,二十文一小盘,分量固然未几,但毕竟满是肉菜,够一个男人过瘾了。”
蜂窝煤已经做完了,现在张麒带着陶煤组改做蜂窝煤炉了。
郭隆脸都笑着花了:“两荤一素七十文,一荤一素五十文,今后我每日都吃这个得了,管饱还经饿!”
八娘看着大铁锅:“这锅可真大!好大一锅豆腐!”
第六十二章豆花饭
眼看豆浆锅里翻出大泡,苏油便让女生拿大瓢舀起来再淋下去,让豆浆息沸。
现在还差一样,沥米饭。
苏油说道:“叫女孩子们都过来吧,看看这道菜的流程。”
胆丸调好的胆水就放在一边,苏油用铁铲铲出来,然后用锅铲平面悄悄在水面上画圆,让胆水一点一点漾进锅里。
没一会儿世人到齐,二十七娘见到这里热烈的气象:“呀,比史家庄子热烈多了。前边那堆黑黑的是啥?”
诸多事情搞完,天近傍晚了。
接着张赛过来:“小少爷,豆浆已经磨好了。”
这娃弄鱼卡铁沙都没这么对劲过,现在却对劲得冒泡,别的启事没有,因为这是他宿世带过来的真技术,当年就号称乡里一绝。
先快后慢,热豆浆中垂垂固结出豆花。
苏油在一边提示:“如此三五次,豆浆才算煮熟。”
苏油没听明白:“啊?啥?”
滤完后的豆渣放入之前的锅中,加净水洗浆,洗完以后的浆水再次滤入新锅,很快便获得了满满一锅的豆浆。
抛开豆花,另有几样配套的吃食。
二十七娘打趣道:“瓷坊瓷坊,史大明天还跟我说小油带去的娃灵性,比他都邃密,问得他汗都下来了,哈哈哈哈,还真是甚么人带出来甚么人……”
很快,豆花固结了,将竹筲箕压入此中,从筲箕里舀出净水,趁便将豆花压抑成块。
鲜甜的豆芽还没有制出来,不过梅干菜工艺简朴,早已制得很多,梅菜扣肉做法不难。
好多小火伴还向来没有干过拿筷子挑豆花如许的邃密活,苏油干脆一碗饭,两大块豆花,一瓢调料,拌成豆花拌饭给他们吃。
女孩子围了过来,苏油批示世人将豆浆倒入大锅里,加水烧火,熬煮起来。
吃完还要强打精力练字,闻声苏小妹在念“一加一即是二,一加二即是三”,倒是让八娘骇怪:“他们还要学字?还要学算术?”
豆花饭,鮓笼笼,烧白,沐浴泡菜,丰俭由人,后代川南豆花饭的标配。
苏油说道:“这可不是豆腐,这是豆花,比豆腐细嫩,又比石膏豆腐羹绵韧。”
八娘笑道:“小幺叔弄吃的,向来都是这么邃密,哎呀好等候,我们从速开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