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出,四周和尚久久无语。
一行行笔迹写出,尽是大神通之言。
逸曦和尚在石碑面前站了好久,将三十万言经文阅览了上百遍,喟然长叹半响,才卷起一道佛光,朝寒山寺后院那座寒潭地点之处飞纵。
一个个神采极其震惊,只因空中神宵真人与苏杉长相一模一样,却气质迥然分歧。
这些年寒山寺扩建一番,已是有这一个巨型广场。
“中原功法碑!”
“善哉!善哉!”
闻言,苏杉也由不得轻声一叹。
也有少数心智高绝的中原族人,能了然一些上古大神通妙用,将之记在心中。似这等上古大神通,无需到仙尊修为,也能发挥出来。只是若修为只要仙师级别,将大神通发挥出来,也只要术法层次能力罢了,如果仙君修为,也能发挥大神通,只不过能力比之平常法门刁悍一些罢了。
诸多寒山寺和尚,缓缓从帝踏峰返来,却见到他们的酒肉和尚方丈李半仙,端坐在莲花之上在广场中等待他们,当即一个个停在了广场以外。或是把握着佛珠,或是脚踏钵盂,或是悬空飞翔,数以百万计的和尚,在寒山寺集结一处,明黄僧袍飞舞,仿佛是环绕着寒山寺大山的一团明黄云雾。
难怪在经文名字中,加上大乘二字。
却见空中神宵真人,回身朝着帝踏峰周遭拱手见礼,慨然言道:“各位道友都是中原族人,本真人也身为中原后辈,正所谓族不为己天诛地灭。本真人数千年来,一向在参悟头顶万古丰碑中上古妙手的意志,现在已经略有所得,想在帝踏峰上立下一道碑文,著书立言,可否?”
大德严肃和尚是说,八百佛祖并非我等众生,又安知众生苦乐?
“竟然叫做《寒山寺大乘本愿经》……”
神宵真人头顶悬着万古丰碑,径直落在苏杉正火线,眼神在帝踏峰漫山遍野笔迹中扫视一番,霍然见得李氏那一行名字第一行,不但写着苏杉的名字……而在苏杉名字中间,更是并排写着:神宵真人、李心魔……
“三头六臂大神通、纵地金光大神通、三味神风大神通、黑日大神通、撒豆成兵大神通、移山填海大神通、灿烂六合大神通、冰河爆裂大神通、飞火流星大神通、阴暗缠身大神通、山崩裂地大神通、一叶障目大神通、鬼域颤抖大神通、灵魂监禁大神通、群星坠落大神通、浴火重生大神通、星体摇转大神通、燃魂劫火大神通、万剑奔雷大神通……”
“此经文是我寒山寺立派之基,望诸位和尚,细心体悟!”
闻言,诸多和尚齐齐神采大变。
而意志融为一体,比之数十万人结成大阵,要凝练很多倍。
中原修士在玄冥派百万里封地中,修行二百余年,因为有着天赋道体的资质,故而修行速率也快,大多已经到了仙师修为。只是大多就一二品罢了,在全部玄黄大天下中也算不得甚么气力高深的修士,却刚好能学些低等的术法之类,至于冰峰之上诸多神通更是难以将之记着,唯有定下心来,将法门功诀记上一些。
周身气味也再不与先前不异,竟是在讲道之时,冲破至长生第二重!
约莫写了七百余道大神通,神宵真人笔锋一转,又在千丈岑岭中间,开端洋洋洒洒,写出一道道神通功诀:“狱火炼神神通,万剑归宗神通,腾云驾雾神通,移形换位神通……”
“当然能叫做《寒山寺大乘本愿经》,师弟你这经文,不与太上魔道不异,也不与八百傍门佛祖不异,经文中句句劝人向善,没有半点倒行逆施的意味在里头,天然能作为我寒山寺传承的经籍。自此以后寒山寺有师弟这三十余万字的经文作为根底,首创一派佛门教义,自此我寒山寺中佛法,再不与太上魔道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