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相方才提及突厥达头可汗玷厥不成坚信,朕深有同感。”杨坚听几位大臣都表达出了本身的定见,用冷峻的目光扫视着殿内诸人,说道,“前些时,玷厥领受了朕赐赉的狼头纛,又差使节来长安向朕进献方物,其使节才离长安,他便与沙钵略缔缔盟约,欲出兵南侵,殊为可爱。”
“即命六百里驿传赶赴江陵,将突厥即将大肆入侵之事奉告高颖,问问他能抽调出多少兵力北上?三日以内朕必须接到回报。”“是。”杨勇承诺一声,当即出殿安排去了。
杨坚一抬手,拦住了李德林的话头,态度果断地说道:“不要说三面开战,就是四周八方同时有敌来犯,朕贵为中原天子,煌煌大汉之血胤,也断恐惧缩让步之理。关于调兵北上之事,朕还需听听独孤的定见,而后再做决计。见地伐。”
“文运,你说呢?”杨坚点了点头,又向另一名陌生大臣问道。
“陛下,臣觉得,苏仆射、李内史所说皆有事理,南北战事孰攻孰守,唯在圣心专断,臣下不便置喙。”被唤做文运的此人圆脸圆身,提及话来一团和蔼,全不似方才那位棱角清楚,语气间自多大透暴露一份严肃。
“长孙晟奉旨出使契丹、貘合诸部,虽停顿还算顺利,高句丽在遭到朕的严辞警告后,也有所畏缩,但据卫王杨爽报称,突厥五可汗克日已在都斤山摄图牙帐缔缔盟约,企图结合发兵南下,大肆打击我幽并等地。突厥此番来势汹汹,决不成等闲视之。本日急召汝等入宫,就是为了构和此事。”杨坚抬手表示杨广进殿不必见礼,站到太子杨勇下首,向与会的几位臣下简朴了然地说了然此次御前集会的首要议题。
“三日以后,朕将在临光殿停止朝会,当众宣布应对突厥南犯诸项行动。与会诸位本日辞职后,如能想出更佳的御敌之策,随时可入宫晋见,不必有所顾虑。好了,阿纵临时留一留,其别人等能够辞职了。”
杨广只觉一股热血直贯顶梁,立马跨前两步,抱拳正色答道:“儿臣早有为父皇为忧,为国建功之心,就请父皇下诏吧,儿臣明日便可离京赶赴并州,誓将突厥胡寇却于国境以外。”
从两位朝廷重臣截然分歧的两种建言中,杨广认识到了当前局面的严峻性:方才创建不久的大隋王朝即将堕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局,面对腹背受敌的窘境。这使得他不得不临时将彻查了残死因的事抛于脑后,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如何应对突厥四十万铁骑大肆进犯的议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