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玉不卑不亢道:“事关宗内之事,四先生仿佛不该多言。”
李如玉见两人承诺下来,立即回身打了个手势。然后就见大船上放下一条划子,向这边驶来。
李玄都倒是没有半点不测神情,他自小长在东海之滨,比这还大的风波都不知见过多少,自是不觉得奇,见秦素面露惶恐之色,浅笑道:“这些浪头只是瞧着吓人,还掀不翻船。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师父他白叟家便经常孤身一人出海,对滔天巨浪出剑,称之为‘打潮’,一剑便将十几丈之高的巨浪劈成两半,让我心神驰之。”
时价春夏订交之季,气候窜改不定,海上尤是如此。大船方才驶出不到一个时候,忽见风云突变,方才还是晴空万里,转刹时已是乌云密布,海风囊括,潮声如雷,船上之人相距不过三尺,说话亦不成闻。虽是大船,但在波浪之间也纤细如一叶,跟着滚滚波澜高低起伏,时而攀上山岳,又时而跌落低谷。
李玄都神采安静,淡然道:“归真境的修为,放在外头,也能做一派掌门了,万事本身说了算。放在清微宗中,便只能做个堂主,要听别人的调派。可一样的修为,外头的掌门却要尊她,何故?只因她身后有清微宗罢了。”
李玄都道:“秦大蜜斯是老宗主聘请的客人,天然就是我清微宗的客人,藏藏掖掖但是待客之道?并且此事也并非奥妙,只要故意之人都能晓得,并不违背宗规,如何不能说?”
李如玉道:“回四先生的话,这是老宗主的意义,请四先生莫要难堪我们这些做事之人。”
在清微宗中,宗主、副宗主之下,分三十六堂,各有职司。此中又有上三堂的说法,也就是天魁堂、天罡堂、天机堂。此中天魁堂卖力宿卫蓬莱岛,是当之无愧的近臣,天罡堂卖力戒律、科罚,而天机堂则是近似于朝廷的青鸾卫,直属于老宗主一人,超出于其他三十三堂之上,乃至天富堂和天慧堂的堂主都要直接服从于天机堂堂主,故而向老宗主汇报一年结算开支之事也是由天机堂堂主司徒选略代庖。
再看“墙头草”五先生的表示,比来又是兄友妹恭,由此看来,说不定四先生又能东山复兴了。
秦素瞧了一眼,道:“这位天慧堂堂主也是好修为。”
就在此时,秦素开口道:“既然是老剑神相邀,我又岂有不去之理?”
既然秦素已经亲口答允下来,李玄都也没有再去回绝的来由,幸亏是两人同去,相互之间也有个照顾,大不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就是。
船舱外,李如玉站在大雨之上,安闲批示,此时海上波澜沸如煮,头顶电闪雷鸣,可她看似轻描淡写的平常嗓音说话,却非常清楚,字字入耳。任凭船只摆布摇摆,她的双脚好似落地生根普通,不动分毫,同时她的身上不竭有白气升腾,倒是衣衫方才打湿,便被她以气机蒸干。
秦素心中暗自惊奇,倒是没想到清微宗中随便一个船夫都有这般修为,实是藏龙卧虎,难怪能与名宿浩繁的正一宗分庭抗礼,毫不但仅是因为清微宗中出了一名大剑仙的原因。她回眼去看李玄都,只见他神采淡淡,仿佛已是司空见惯,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不一会儿,划子靠近船埠,李如玉侧身做了个“请”的行动:“请四先生和秦大蜜斯移步登船。”
李玄都自是晓得这此中的干系,这才感吃惊奇。
第二百零七章 风高浪急
固然秦素不是第一次乘船,但乘船出海又遭受风波倒是第一次,只感觉惊心动魄,人力与天然伟力相较,的确纤细非常,不值一提。她透过窗户的裂缝向外望去,只见天昏地暗,雷电森然,本来安静的海面上更是翻滚不休,一个个浪头就像一堵堵拔地而起的高墙,连缀不断,好似没个绝顶。在她看来,在此等环境当中,就算是江湖妙手,也只能屏住气味沉入海底,待到海面停歇再浮出水面,或是直接飞离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