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木剑敕鬼
胡良持续迈开脚步,“这等福分,就留给阿谁要替天行道的颜飞卿去消受吧,我们看看热烈就好。”
周淑宁听李玄都如此说,便将玉佩谨慎翼翼地收起。
小丫头没有说甚么,只是紧紧抱着李玄都的脖子,左顾右看,看着脚下山景,哼起一首不着名的小曲小调。
行走在山路上,李玄都一手托着背上的小丫头,另一手手举起那把方才到手的桃木剑,剑身上有敕鬼二字,说道:“这把敕鬼,材质还算不错,可罹难求,比起正一宗的雷刚剑,还要好上很多,不过此剑的首要感化还是斩鬼驱邪,用来与人比武对敌,感化不大。”
胡良转过甚来,一脸坏笑道:“说到玉清宁,老李你也是,瞎子都看得出来,玉清宁较着对你有点意义,不过是女儿家矜持,再加上当时另有张家妹子,以是才不美意义说出口,可你还真就做了君子君子,这但是要遭天谴的。有句话是如何说的来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胡良说道:“我当然晓得她已经坠境了,当初帝京一战的时候,颜飞卿他们三人联手对于你,颜飞卿先手,苏云清中盘,就是这婆娘卖力收官,必定讨不到好去。不过我本来觉得她顶多就是跌落至天赋境,然后颠末这几年的涵养就已经重回归真境,没想到这婆娘竟然一下子就跌落到抱丹境,那可真是报应不爽。”
胡良哼哼道:“一个你,一个张鸾山,另有那些女子,就是矫情,一个一个都莫名其妙,非要把简简朴单的男女之事弄得这么庞大,让我们这些粗人该如何办?”
李玄都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李玄都见她收下,浅笑着说道:“这就对了,贤人的事理和端方没有错,但不能一味守着事理和端方不放,那就曲解了贤人的本意。当年张肃卿就曾经跟我说过,贤人的书,都是给人看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我当时有些不觉得然,可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却感觉他实在没有说错,做人要讲事理,做事倒是一定,如果一味死守着事理,怕是诸事不成。”
李玄都笑骂道:“你真是狗改不了吃屎,满脑筋都是女人的面庞、胸脯和屁股,仿佛没有女人就活不了似的,还觉得全天下的男人都和你一样,难怪玉清宁说你是个下贱胚子。”
胡良听李玄都的语气不似打趣,迷惑道:“如何不一样了?都是女人,固然我传闻玉清宁变成了个瞎子,但她只要重回归真境,也不是不能规复如初。再者说了,老李你也不像在乎这些的人。”
沉沦处、存亡在天,欲执手相守,怎何如世事无常。
李玄都反问道:“不然?”
忆往昔,忆郎颜,忆曾同游江南,欢笑言。
帝京一战,分为太后一派和四大臣一派。胡良固然出身于补天宗,但当时候的正道五宗还未进入帝京,并且他早已离宗多年,不问宗内事件,再加上他既是李玄都的老友,又是秦襄的部将,以是当时他也是顾命四大臣这一派,与别的一派的妙手交兵时,曾经在玉清宁的手上吃过不小苦头,两人算是在阿谁时候结下了梁子。